络纬声如劝饮,筼筜青好题诗。
风转银灯不动,月来瑶席频移。
草色亭西晚径,水声篱外秋池。
此夕龙湾佳会,南楼千载襟期。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体裁、韵律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本题中,“络纬声如劝饮”中的“劝饮”是比喻,用“劝饮”来形容声音悠扬动听;“风转银灯不动,月来瑶席频移”中的“银灯”是指烛,“瑶席”是指筵席,“不动”指风停了,“频移”指月亮移动了,这两句写的是风停月移,景物变换的情景;“草色亭西晚径,水声篱外秋池”写的是草色、水声的变化,这是实写,“此夕龙湾佳会,南楼千载襟期”写的是诗人与友人共度良宵,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友谊深厚的感慨。
【答案】
译文:
络纬鸟的叫声仿佛在劝我们饮酒,筼筜竹的青翠颜色很适合题写新诗句。
风停止了吹拂,银灯也不动,月亮从云缝里露出来,照在华丽的筵席上不断移动。
晚景中的小径上长满了草,篱笆外的池塘里传来了阵阵水声。
今夜与友人欢聚一堂,真是难得的良辰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王佑旷、刘霖萧谌联句之作。首四句描绘出宴会前夜宁静的夜景,接着以“风”“月”为线索展开全诗。“络纬声如劝饮”,以拟人手法写蟋蟀鸣叫,仿佛在劝人饮酒。“风转银灯不动”,写宴席上烛光摇曳不动。“月来瑶席频移”,写月光从帘幕缝隙间射入,照在华美的筵席上,使筵席上的酒杯频频被移动。“草色亭西晚径,水声篱外秋池”两句,则分别描写庭园中的花草景色和池边的水波声。末二句则写良宵盛会,抒发感慨:“此夕龙湾佳会,南楼千载襟期。”
这首诗以“此夕”二字起头,点明时间是宴会之夜,并把诗人的心情、宴会的气氛都烘托了出来。而诗人与王佑旷、刘霖萧谌三人都是好友,所以诗人要向朋友表达自己对这次聚会的欣喜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