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留迹漫烟霞,倦倚孤城骋望赊。
云梦暮天迷七泽,洞庭秋水接三巴。
碧潭摇落依依柳,玉笛吹残片片花。
黄鹤不还鸿又过,茫茫乡路鬓将华。

黄鹤楼

橘皮留迹漫烟霞,倦倚孤城骋望赊。

云梦暮天迷七泽,洞庭秋水接三巴。

碧潭摇落依依柳,玉笛吹残片片花。

黄鹤不还鸿又过,茫茫乡路鬓将华。

注释:

  1. 橘子的皮上留下了痕迹,弥漫在烟雾和晚霞中,我疲倦地靠在这座孤独的城中,眺望远方。
  2. 云雾笼罩下的云梦泽像黄昏的天空一样模糊,仿佛迷失了方向。洞庭湖的水波荡漾,与长江的水面相连,通往巴蜀的道路。
  3. 碧绿的池塘上飘落着依依惜别的柳树,玉笛声声中吹断了一片片飘落的花瓣。
  4. 黄鹤不再归来,鸿雁也飞过,只有无尽的乡愁和白发逐渐爬上了双鬓。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上所作。诗人站在高高的楼台上,放眼望去,只见橘子皮上的印记在烟雾和晚霞中若隐若现,似乎在诉说着他的疲惫和无奈。他疲倦地依靠在这个孤立无援的城中,眼神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渴望。

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橘皮上的痕迹如同诗人的心事,被晚霞的烟雾所掩盖,让人感到一丝寂寞与哀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沉,使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后两联则转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观,描绘了洞庭湖水面上的景色以及远处的江流。诗人用“云梦”指代了洞庭湖水,暗示着其广阔无边、神秘莫测的特性。接着,他又通过“七泽”和“三巴”这样的地理名词,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为宏大而深远。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黄鹤不再归来,连鸿雁也不再停留,只剩下诗人独自面对空旷的乡路,面对着渐生的白发。这种孤独与衰老的感觉,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同时也反映了李白对于人生无常和岁月无情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自然景观和诗人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美感。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