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逐梅花暗上头,谁携樽酒共登楼。
玉关有誓怜班老,铜柱终标羡马侯。
细草春风还故国,轻烟禾黍尚离忧。
韶华明日四十二,犹向南山学饭牛。

诗句

1 愁逐梅花暗上头,谁携樽酒共登楼。

  1. 玉关有誓怜班老,铜柱终标羡马侯。
  2. 细草春风还故国,轻烟禾黍尚离忧。
  3. 韶华明日四十二,犹向南山学饭牛。

注释与赏析

第1句

  • 愁逐梅花暗上头:愁绪随着梅花的凋落而愈发沉重。
  • 谁携樽酒共登楼:谁和我一起举杯赏月,一同登高远望?

第2句

  • 玉关有誓怜班老:在玉门关边,我发誓要像班超那样忠诚。
  • 铜柱终标羡马侯:铜柱见证了对马援的敬仰和羡慕。

第3句

  • 细草春风还故国:细长的草地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回到了故乡。
  • 轻烟禾黍尚离忧:轻烟中的稻谷和黍米仍然让人感到忧虑。

第4句

  • 韶华明日四十二:青春如同明日之花,即将凋谢。
  • 犹向南山学饭牛:尽管青春易逝,但我仍愿意像南山上的耕牛一样勤奋工作。

译文

  1. 愁绪随梅花凋零而上心头,谁能与我共饮美酒,一同登高远眺?
  2. 你曾在玉门关发誓要如班超般忠诚,你在铜柱前赞美马援的功绩。
  3. 细长的草地在春风中摇曳,似乎让我回到了故乡。轻烟中的稻谷黍米仍然令人忧愁。
  4. 青春如同明日之花,即将凋谢。我仍然愿意像南山上的耕牛那样勤奋工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通过对比“愁逐梅花”与“春风吹过玉门关”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通过对“班超”、“马援”的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忠诚和奋斗的向往。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