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同灯火对家人,翻忆当年客底身。
玉秘尚怜刘向业,白纶元是谢方巾。
梅先放白春应早,菊犹留黄岁已新。
不叹苍头厌今夕,商耕周钓属天民。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下面是逐句释义:
喜同灯火对家人,翻忆当年客底身。(喜:喜悦;灯光:指家的温馨氛围;底身:旧时对人的谦称,这里指的是自己)
译文:家中灯火通明,我和家人欢聚一堂,不禁回想起过去的岁月。
注释:家,指家庭。
赏析: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描绘了一幅家人团聚、欢乐祥和的场景,为后面回忆往事埋下伏笔。玉秘尚怜刘向业,白纶元是谢方巾。(玉秘:比喻高尚的品质;刘向:西汉文学家,曾担任校书郎;谢方巾:指古代文人的头巾)
译文:高尚的品质令人钦佩,像刘向那样的人;白色的纱帽象征着清廉,像谢方巾一样。
注释:玉秘,比喻高尚的品质;刘向,西汉文学家;谢方巾,古代文人的头巾,常用来象征清廉。
赏析:第二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追求清廉的人生态度。梅先放白春应早,菊犹留黄岁已新。(梅先放:梅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开放;菊犹留黄:菊花虽然已经凋零,但黄色的花蕊依然可见)
译文:梅花率先开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虽然菊花已经凋零,但仍有黄色的花蕊留下。
注释:梅花、菊花、春天,分别代表自然元素和时间节点。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季节变化和生命轮回的感悟。不叹苍头厌今夕,商耕周钓属天民。(苍头:指仆人;商耕周钓:泛指各种劳作;属:归属)
译文:不必感叹仆人对今夕无感,因为勤劳的人们都是上天派来的百姓,他们属于天民。
注释:苍头,仆人;商耕周钓,泛指各种劳作;天民,指勤劳的百姓。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描绘和议论等手法,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抱负。同时,诗歌中蕴含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勤劳人民和美好未来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