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东掖倚层关,卓锡西林列翠环。
石上牛歌逢拾得,溪头虎啸识沩山。
白云出定拈花笑,明月归樵采药还。
却忆故山松柏近,梦随龙象上巑岏。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1句:天台东掖倚层关,卓锡西林列翠环。
注释:
- “天台” 指的是中国浙江省的一座山峰,常被视作中国佛教文化的象征。
- “东掖” 是古代宫殿中的东面门,象征权威或重要。
- “倚层关” 描述山峦层层叠叠,高耸入云。
- “卓锡” 是一种佛教仪式,信徒将佛像放在高处以示崇敬。
- “西林” 是指西边的树林,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区域。
- “列翠环” 形容树木环绕的景象,如同绿色的环带环绕着。
译文:
天台山上的东侧,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峦,如同屏障般屹立。在西边的森林中,树木环绕如翠绿的环带。
第2句:石上牛歌逢拾得,溪头虎啸识沩山。
注释:
- “石上牛歌” 描绘了一幅牛在石头上唱歌的画面,可能是寓言或象征。
- “拾得” 是中国禅宗六祖之一,此处可能指涉到某种宗教或修行的意义。
- “溪头虎啸” 描述了老虎在溪流旁发出咆哮的景象,可能象征力量或自然的力量。
- “沩山” 是佛教术语,指代特定的地点或修行之地。
译文:
在石头上,有一头牛欢快地歌唱,仿佛是在寻找什么;而在溪流旁,老虎的咆哮声让山林显得更加生动。
第3句:白云出定拈花笑,明月归樵采药还。
注释:
- “出定” 是指从冥想或专注的状态中恢复。
- “拈花笑” 是佛家禅宗的一个典故,意味着悟道后的愉悦和轻松。
- “明月归樵” 描述了月亮引导樵夫回家的景象,可能是诗意地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译文:
当白云散尽时,我似乎回到了宁静的状态,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喜悦;夜晚归来,月光照亮了我的归途,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第4句:却忆故山松柏近,梦随龙象上巑岏。
注释:
- “却忆” 表示回想起过去的事物或回忆往昔的时光。
- “故山” 指的是故乡或过去的家园。
- “松柏近” 描绘了家乡周围生长着苍松翠柏的景象,象征着坚韧和长寿。
- “梦随龙象上巑岏” 暗示着通过梦境或想象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或实现某种超越。这里的“巑岏”可能是地名,也指一种高峰或山顶。
译文:
每当我想起家乡,那些苍松翠柏就在眼前,它们象征着坚韧和长寿。而梦中,我常常能够跟随龙或大象到达巑岏这样的高峰,那里是我向往已久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