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轩听雨知何处,风雨年年过雁双。
高枕凉秋梧叶井,短笺深夜杏花窗。
故交零落渺沧海,倦客归来卧月江。
剪韭不堪成独酌,漫教春酒绿翻缸。

【注释】:

题陈文玉听雨轩:题,题写、作诗。陈,人名。文玉,即陈文玉。听雨轩,陈文玉的书斋名。西轩听雨知何处,风雨年年过雁双。

西轩:指书斋。西轩听雨,指在书房中听雨。

知何处:不知在什么地方。

风雨年年过雁双:每年风雨来临,大雁成双结对地飞来。

高枕凉秋梧叶井,短笺深夜杏花窗。

高枕:高枕无忧,指心情宁静。

凉秋:凉爽的秋季。

梧叶井:井边梧桐树。

短笺:书信,信笺。深夜:深夜时分。

杏花窗外:窗外有盛开的杏花。

故交零落渺沧海,倦客归来卧月江。

故交:过去的朋友或熟人。

零落:凋零零落,这里指朋友离散。

沧海:大海。这里泛指茫茫的江湖。

倦客:倦于仕途的文人。

归来卧月江:归来之后躺在月光下的江边。

剪韭不堪成独酌,漫教春酒绿翻缸。

剪韭:指切韭菜。

不堪:难以承受。

独酌:独自一人饮酒。

漫教:胡乱教导。这里意为随便地。

春酒绿翻缸:春色浓郁时酒液变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登幽州台歌》。这是一首感怀诗,作者借抒写穷途忧思,反映了个人遭受政治打击后的痛苦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不屈的意志。全诗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头,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抒发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凄凉心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此诗气势磅礴,意境苍凉,风格雄浑悲慨,开千古怀古诗之先河。

首联点出题旨,说明自己身处幽州台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全非。

颔联承上句而来,写自己面对这凄凉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惆怅与无奈。

颈联由物及人,联想到昔日的知己好友如今也如同飘散的落叶,消失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哀伤。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生活再艰苦,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