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一何高,孤云何珊珊。
朝看云出林,暮云复归山。
云归已复出,游子何时还。
迢迢云舍远,可望不可攀。
持杯不能酌,怅然起凭阑。

南山一何高,孤云何珊珊。

朝看云出林,暮云复归山。

云归已复出,游子何时还。

迢迢云舍远,可望不可攀。

持杯不能酌,怅然起凭阑。

注释:

  • 南山:指的是远处的高山,通常在诗词中用以象征高远、崇高或孤独。
  • 珊珊:形容云彩流动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 朝看云出林:早上观看云雾从树木间升起的景象。
  • 暮云复归山:傍晚时分云雾又回到了山峦之中。
  • 云归已复出:指云雾再次升腾出现,有时似乎永无止境。
  • 游子何时还:这里的“游子”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身,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所思之人的思念之情。
  • 迢迢云舍远:遥远的云朵仿佛与自己之间的距离一样遥远。
  • 可望不可攀:表示只能远远地观看而不能实际到达或攀登的意思,常用来表达某种距离感或无法实现的愿望。
  • 持杯不能酌:手持酒杯却无法饮酒,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
  • 怅然起凭阑:因心中的感慨而起,倚靠在栏杆上,表现出内心的惆怅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观察自然景象时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南山一何高,孤云何珊珊。”通过对南山和孤云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这种景象的赞叹和敬畏。接下来,通过“朝看云出林,暮云复归山。”两句,表现了云雾的变化无常,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随后,“云归已复出,游子何时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迷茫。

最后两句“迢迢云舍远,可望不可攀。”则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距离带来的无奈和无力感。而“持杯不能酌,怅然起凭阑。”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无法摆脱心中的困扰。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自然景观的观察引发对人生、时光和距离的思考,体现了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