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闲杀老狂夫,世上穷愁尽拨除。
壮志岂期游汗漫,轻身今欲托玄虚。
市廛不入佯多病,道侣相安可久居。
揽结林泉清气在,不知诗兴近何如。
【译文】
老狂夫已闲杀于草堂,世上穷愁尽拨除。
壮志岂期游汗漫?轻身今欲托玄虚。
市廛不入佯多病,道侣相安可久居。
揽结林泉清气在,不知诗兴近何如。
【注释】
- 寄老泉:即《寄题天台张炼师山池》中的“天台”一词。天台山,浙江天台县,为佛教名山之一。张炼师,名炼师,唐代著名道士,隐居于天台山中,有很高的道教造诣。
- “草堂闲杀老狂夫”,草堂:这里指作者的住所,也泛指山林草野之地。
- “世上穷愁尽拨除”,拨除:消除。
- “壮志岂期游汗漫”,汗漫: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自由自在的境界。
- “轻身今欲托玄虚”,轻身:超脱世俗,不受拘束。
- “市廛不入佯多病”,市廛:古代城市里的市场、店铺。佯:假装。
- “道侣相安可久居”,道侣:与修行人结伴而行的人,这里指隐士和道人。
- “揽结林泉清气在”,“揽结”:聚集、结合。林泉:山林泉石。
- “不知诗兴近何如”,诗兴:作诗时兴致、灵感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写照,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首句“草堂闲杀老狂夫”,以草堂为背景,展现了作者闲适的生活状态。第二句“世上穷愁尽拨除”,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摆脱世间烦恼的决心。第三句“壮志岂期游汗漫”,表明作者的远大志向并非追求名利富贵,而是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第四句“轻身今欲托玄虚”,则更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修行目的,即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自由。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市廛、道侣等形象,展示了作者隐逸生活的另一面。第五句“市廛不入佯多病”,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不屑一顾,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第六句“道侣相安可久居”,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与修行人的默契和和谐。最后两句“揽结林泉清气在,不知诗兴近何如”,则是对整个隐居生活的总结和评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修行生活的热爱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