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篮舆到处行,云深只讶野猿惊。
稍寻僧舍侵林影,偶听樵歌出谷声。
野老扫门霜叶满,山童瀹茗石泉清。
诗囊一夜谈无厌,共笑鸡鸣梦不成。
【注释】
①篮舆:竹制的车子。
②云壑:高耸入云的深山峡谷。
③会宿翁源:在翁源县住宿。
④别后追赋:离别以后追作诗篇。
⑤篮舆:竹制的车子。
⑥云深只讶野猿惊:“云深”句,写诗人对山景的惊异之情,“猿”,指山林中的猿猴;“惊”,是说因山深林密而感到惊讶。
⑦稍寻:稍后寻找;“侵”字写出了僧舍与树木相映成趣的景象。
⑧偶听:偶然听到。樵歌:樵夫唱的歌。
⑨瀹(yuè)茗:烹茶,用沸水沏茶。
⑩鸡鸣梦不成:形容诗人彻夜未眠,难以成眠,所以有梦不成之叹。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代至正年间,作者在友人处作客时所作。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清新自然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幽静秀美的山水画面。此词意境优美,情韵悠长,语言清丽,形象生动,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之作。全词以“山”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刻画出山中景色,勾画出山中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联“三日篮舆到处行,云深只讶野猿惊。”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进的情况,通过描写山中景色,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颔联“稍寻僧舍侵林影,偶听樵歌出谷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所闻的情景,通过具体细节的描写,将山中景色刻画得更加生动形象。颈联“野老扫门霜叶满,山童瀹茗石泉清。”则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山村景象,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尾联“诗囊一夜谈无厌,共笑鸡鸣梦不成。”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夜谈的情景,通过具体细节的描写,将夜谈的氛围刻画得更加生动活泼。
整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词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此外,这首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