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弟有弟字耳叔,少年多病耽幽谷。孝廉船覆青衫泥,三人惟尔守孤独。
黄沙杳杳望兄回,日暮走向荒城哭。哭声到天兮天不闻,摧胸肝兮难久全,休望收吾骨兮葬江边。
【注释】
①寓:居住。普济:地名。八歌:即《薤露歌》。
②字耳叔:字耳叔,是作者的侄子。
③少年:指年轻的时候,这里指作者的侄子。多病:身体有病。耽幽谷:喜欢隐居在幽静的山谷中。
④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一种科目,孝指的是孝顺父母,廉指的是廉洁奉公。
⑤三人:指作者本人、作者的侄子和作者的妻子。惟尔:只你。守孤独:一个人独自承受困苦。
⑥黄沙:指沙漠,这里泛指荒凉的地方。杳杳:遥远的样子。
⑦荒城:指荒无人烟的城镇。哭:哭泣。
⑧天不闻:天也听不见。
⑨摧胸肝:形容悲痛到了极点,心都要碎了。
⑩难久全:很难长久保全。
⑪收吾骨:收回我的尸骨。
⑫葬江边:安葬在长江边上。
【赏析】
辛卯年(公元1071年)作者居住在普济时作了这首《薤露歌》,是为怀念自己的弟弟而作的。
这首诗是一首挽歌,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和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叹。
第一联“有弟有弟字耳叔,少年多病耽幽谷。”描述了弟弟的名字,以及他年少时期就因病而喜欢隐居的生活。这里的“耽幽谷”指的是他喜欢隐居在山野之间,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联“孝廉船覆青衫泥,三人惟尔守孤独。”则讲述了一个不幸的事件,他的孝廉之弟乘坐船只时不慎翻船,衣服沾满了泥沙,他只能一个人承担这个痛苦,独自承受着生活的艰辛。这里的“唯尔”是指只有他一个人,突出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联“黄沙杳杳望兄回,日暮走向荒城哭。”进一步描绘了他在等待哥哥归来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漫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悲伤,最终走向荒城大哭的场景。
第四联“哭声到天兮天不闻,摧胸肝兮难久全,休望收吾骨兮葬江边。”则是对整个事件的总结和感慨。他的声音传到天空里却无法被听见,他的心已经被悲痛击碎,再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他希望人们能收殓他的遗体,安葬在长江边上,但这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无力和苍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无常和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困苦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