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竹溪,在今湖北公安县。任光禄,指唐代文学家、诗人任华(字子美),曾任翰林学士。竹溪记,即《竹溪先生集》。
嗟!竹啊,你固可以不生长在江南而不显贵的!我深深地有所感受了。
【注释】
竹:竹子。
嗟乎:表示感叹。嗟,叹词,相当于“唉”。
固:固然,本来。
可:可以。
不出:不在。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指四川一带。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取贵:获得显贵的地位。
吾重有所感矣:我深感有体会了。
重:同“终”,最终,到底。
所:代词,代指竹。
感:有所感触。这里指有所领悟。
矣:句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
赏析:
任华是盛唐时著名的诗人,他以文才著称,尤擅长写诗。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首诗就是作者对竹子的一种感慨。
竹子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尚的象征,它能够傲雪凌霜、四季青翠,而且坚韧不拔,不畏风霜,因此人们常常赞美竹子。然而竹子生长在南方,却能不受地域的限制,而在北方生长得枝繁叶茂,这就是竹子的一种特性。所以作者发出了感叹:“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意思是说,竹子本来就可以不生长在南方而不显贵的!
然而竹子的生长环境并不总是如此理想,有时候也会受到恶劣条件的制约。例如竹子在冬天的时候需要阳光和温暖才能生长,而在寒冷的北方却无法得到这样的条件,这就需要竹子去适应环境,寻找生存的道路。而竹子正是凭借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竹子的深深感悟——竹子能够不依靠地理的优势而获得成功;竹子能够在不利的条件下生存下去,并且绽放出美丽的光彩;竹子能够经受住恶劣的环境,成为大自然中的佼佼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