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信乎!像已经化于舜了。孟子说:“天子让官吏治理他的国家,象不能有所作为。”这是说舜爱象之深,虑象之周详,所以扶持辅导之周全。不是如此,周公之圣,而管叔、蔡叔不免于难。从这里可以看出象已经化于舜,所以能任贤使能,安然居于其位,恩泽施及百姓,既死而人们怀念他。诸侯的卿大夫受命于天子,大概是仿效舜之封象吧!我于是:相信人性本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那么唐人的毁谤他,据象的开始;如今诸苗人奉事他,承象的终了。这样看来,我将以表章于当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释】

信:确实、的确。

盖:大概、恐怕。

化:变化、转变。

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孟子说:“天子派官吏去治理他的国家,象不能有所作为。” 孟子认为舜是明君,象是贤臣,舜把国家的政权交给象,象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斯盖:这大概是。

盖:大概、估计。

周:周全、周到。

不然:如果不是这样。

周公之圣:指周武王的孙子周公旦(姓姬名旦)是圣人。

管、蔡:指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与侄儿蔡叔度被周公旦排挤出京在外,后来被杀,史称“管、蔡之难”。

见:同“现”,显现的意思。

命:任命。

殆:大概。

兹:此,代指前面提到的“周公之圣”和“管、蔡不免焉”。

仿:类似。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我是这样说的:我相信人性本来善,天下没有不可转化的人。

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那么唐代的毁谤他是从开始的时候起,今天的诸苗人的奉事他是到他死的时候结束。

义:这里指道理、意义。

吾将以表于世:我将用它表明于世间。

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假使人们知道人的不良行为,即使象也会改变的。

虽若:虽然像。

象焉:象啊。

犹可以改:还可以加以改正。

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君子修养德行,达到了极点时,即使是象这样的不仁之人,也可以加以教化。

【赏析】

《象祠记》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文章通过写象的故事来说明“性善论”,并进一步论证“性即理”、“理即天”的观点。文章先叙述象化于舜,然后引用孟子的话来阐述象之所以能成为贤臣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天下之不善者,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