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诘朝,言皆明日;榖旦、吉旦,悉是良辰。片晌即谓片时,日曛乃云日暮。畴昔、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月有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学足三馀:夜春日之馀,冬春岁之馀,雨者睛之馀。

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颠倒。自愧无成,曰虚延岁月;与人共语,曰少叙寒暄。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周末无寒年,因东周之懦弱;秦亡无燠岁,由嬴氏之凶残。泰阶星平曰泰平,时序调和曰玉烛。岁歉曰饥馑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梁惠王之凶岁,野莩堪怜。

丰年玉,荒年穀,言人品之可珍;薪如桂,食如玉,言薪米之腾贵。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夜寐夙兴,吾人之勤事。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译文

翌日、诘朝,言皆明日; 榖旦、吉旦,悉是良辰。片晌即谓片时,日曛乃云日暮。畴昔、曩者,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皆将曙之时。月有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学足三馀:夜春日之馀,冬春岁之馀,雨者睛之馀。

  • 翌日、诘朝:第二天、第二天早晨。
  • 言皆明日:言语中都指明天。
  • 榖旦、吉旦:谷物成熟后的晴朗日子,指良辰美景。
  • 片晌:短时间。
  • 日曛:太阳即将西下,天色昏暗。
  • 畴昔、曩者:过去的一天或之前的日子。
  • 黎明、昧爽:天刚亮或清晨时分。
  • 月有三浣:月亮经历三个阶段:新月(月初)、上弦月(月中旬)和下弦月(月末)。
  • 学足三馀:夜晚学习,白天休息,晚上再学习。
  • 韶华不再:美好的时光不会再来。
  • 日月其除:岁月如流水般逝去。

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

  • 用诡计欺骗他人,叫朝三暮四;努力学习以求进步,叫日就月将。
  • 朝三暮四:古代寓言,形容用欺骗手段使人上当。
  • 日就月将:每天有所进步,每月都有所成就。

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颠倒。自愧无成,曰虚延岁月;与人共语,曰少叙寒暄。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周末无寒年,因东周之懦弱;秦亡无燠岁,由嬴氏之凶残。泰阶星平曰泰平,时序调和曰玉烛。岁歉曰饥馑之岁,年丰曰大有之年。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梁惠王之凶岁,野莩堪怜。

  • 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昼夜不停地工作。
  • 日夜辛勤:不分昼夜地努力工作。
  • 俾昼作夜:白天做事情,夜晚休息。
  • 晨昏颠倒:早晚颠倒,形容生活不规律。
  • 自愧无成:感到自己没有取得成就。
  • 虚延岁月:虚度光阴,白白浪费时间。
  • 与人共语:和别人交谈。
  • 可憎:令人厌恶。
  • 人情冷暖:人的情意冷热变化无常。
  • 周末无寒年:指周代的末年,没有严寒的年份。
  • 泰阶星平:指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 时序调和:四季交替有序。
  • 唐德宗之饥年:唐朝德宗时期的灾荒之年。
  • 醉人为瑞:醉酒的人被视为吉祥。
  • 梁惠王之凶岁:梁惠王的凶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