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亲自引兵迎敌;因见玄德兵少,不以为意。玄德与关、张、太史慈立马阵前,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却待向前,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双枪并举,杀入贼阵。玄德驱兵掩杀。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两下夹攻,大败群贼,降者无数,余党溃散。孔融迎接玄德入城,叙礼毕,大设筵宴庆贺。又引糜竺来见玄德,具言张闿杀曹嵩之事:“今曹操纵兵大掠,围住徐州,特来求救。”玄德曰:“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无辜之冤。”孔融曰:“公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欺弱,何不与融同往救之?”玄德曰:“备非敢推辞,奈兵微将寡,恐难轻动。“孔融曰:“融之欲救陶恭祖,虽因旧谊,亦为大义。公岂独无仗义之心耶?”玄德曰:“既如此,请文举先行,容备去公孙瓚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融曰;“公切勿失信。”玄德曰:“公以备为何如人也?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孔融应允,教糜竺先回徐州去报,融便收拾起程。太史慈拜谢曰:“慈奉母命前来相助,今幸无虞。有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有书来唤,不敢不去。容图再见。”融以金帛相酬,慈不肯受而归。其母见之,喜曰:“我喜汝有以报北海也!”遂遣慈往扬州去了。不说孔融起兵。且说玄德离北海来见公孙瓚,具说欲救徐州之事。瓚曰:“曹操与君无仇,何苦替人出力?”玄德曰:“备已许人,不敢失信。”瓚曰:“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玄德曰:“更望借赵子龙一行。”瓚许之。玄德遂与关、张引本部三千人为前部,子龙引二千人随后,往徐州来。
诗句及译文
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亲自引兵迎敌;因见玄德兵少,不以为意。
- 注释:管亥(吕布)看到刘备带领的援军后,亲自率军来迎战。但因为他看到刘备的军队数量不足,并不认为他们能构成威胁。
玄德与关、张、太史慈立马阵前,管亥忿怒直出。
- 注释:刘备、关羽、张飞和太史慈在马前排列好战斗队形。吕布因为不满刘备兵力较少而愤怒地直接冲出了战场。
太史慈却待向前,云长早出,直取管亥。
- 注释:太史慈准备前进时,关羽已经先行出击,直接攻击吕布。
两马相交,众军大喊。
- 注释:刘备、关羽、张飞和太史慈的战马相互冲撞,引起周围军队的欢呼声。
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 注释:经过数十回合的战斗,关羽挥舞青龙偃月刀,将吕布从马上斩落马下。
太史慈、张飞两骑齐出,双枪并举,杀入贼阵。
- 注释:太史慈和张飞两人同时从马背跃下,手持双枪冲锋进入敌军阵中。
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 注释:孔融目睹太史慈与关羽、张飞一起斩杀敌人,如同猛虎进入羊群一般毫无阻挡,于是下令出兵城外。
两下夹攻,大败群贼,降者无数,余党溃散。
- 注释:双方夹击,大败敌军,投降的敌人不计其数,剩下的逃兵四散逃窜。
孔融迎接玄德入城,叙礼毕,大设筵宴庆贺。
- 注释:孔融迎接刘备进城,举行礼仪后,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庆祝胜利。
又引糜竺来见玄德,具言张闿杀曹嵩之事:“今曹操纵兵大掠,围住徐州,特来求救。”
- 注释:又邀请糜竺一起来见刘备,详细告知了张闿杀害曹操及其家人的情况。“现在曹操正在大肆掠夺,包围了徐州,特地前来求援。”
玄德曰:“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无辜之冤。”
- 注释:刘备回答说:“陶谦是位仁慈的人,没想到会遭受这种无端的冤枉。”
孔融曰:“公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欺弱,何不与融同往救之?”
- 注释:孔融说:“您是汉朝皇室的血脉,现在曹操残害百姓,恃强凌弱。为什么不一起去救援?”
玄德曰:“备非敢推辞,奈兵微将寡,恐难轻动。”
- 注释:刘备说:“我不敢推脱责任,只是兵力不足,恐怕难以轻易行动。”
孔融曰:“融之欲救陶恭祖,虽因旧谊,亦为大义。公岂独无仗义之心耶?”
- 注释:孔融表示:“虽然是出于过去的情谊,但也是道义上的责任。您难道就没有仗义的心吗?”
玄德曰:“既如此,请文举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
- 注释:刘备说:“既然这样,就请太史慈先走一步。我则去公孙瓚那里借三千到五千人马,随后就来。”
**孔融以金帛相酬,慈不肯受而归。其母见之,喜曰:‘我喜汝有以报北海也!’遂遣慈往扬州去了。不说孔融起兵。且说玄德离北海来见公孙瓒,具说欲救徐州之事。”
- 注释:孔融用金帛报酬太史慈,但太史慈不肯接受,便返回了。他的母亲见到他回来非常高兴地说:“我很高兴你能够回报北海。”于是他派太史慈前往扬州去了。这里没有提到孔融开始起兵的事情,而是讲述了刘备去见公孙瓒并说明了他想要救援徐州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