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人报徐州有战书到。操拆而观之,乃刘备书也。书略曰:“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曹操看书,大骂:“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且中间有讥讽之意!”命斩来使,一面竭力攻城。郭嘉谏曰:“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操从其言,款留来使,候发回书。
正商议间,忽流星马飞报祸事。操问其故,报说吕布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原来吕布自遭李、郭之乱,逃出武关,去投袁术;术怪吕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纳。投袁绍,绍纳之,与布共破张燕于常山。布自以为得志,傲慢袁绍手下将士。绍欲杀之。布乃去投张杨,杨纳之。时庞舒在长安城中,私藏吕布妻小,送还吕布。李傕、郭汜知之,遂斩庞舒,写书与张杨,教杀吕布。布因弃张杨去投张邈。恰好张邈弟张超引陈宫来见张邈。宫说邈曰:“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今曹操征东,兖州空虚;而吕布乃当世勇士,若与之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张邈大喜,便令吕布袭破兖州,随据濮阳。止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程昱设计死守得全,其余俱破。曹仁屡战,皆不能胜,特此告急。操闻报大惊曰:“兖州有失,使吾无家可归矣,不可不亟图之!”郭嘉曰:“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刘备,退军去复兖州。”操然之,即时答书与刘备,拔寨退兵。
诗句:
曹操正忙于军务,与众将议事间,突然有消息传进徐州。
他拆开信函,发现是刘备所写,书中言辞谦和,却隐含深意。
译文:
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此时有人来报,说是徐州收到他的战书。曹操打开后一看,原来是刘备的信。信上写道:“我自从在关外拜见过您以来,我们虽然天各一方,但未能早日相见。以前尊父曹侯因为张闿的不义而受害,此事并非陶恭祖的责任。现在黄巾余孽在外作乱,董卓的余党盘踞在内,希望明公能先考虑朝廷的紧急事端,然后才考虑私仇;把徐州的军队撤走以解救国家的危难。这样对徐州、对天下都将大有裨益。”曹操读后非常不满,斥责刘备是小人,讽刺之意明显。于是命人斩了来使,并全力攻城。郭嘉劝道:“刘备远道而来救援,我们先礼后兵,主公应当用好话回绝他,让他安心,然后再用兵攻击。这样城就可以攻破了。”曹操采纳郭嘉的建议,款待来使,静观其变。
”`
注释:
-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 刘皇叔,即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被后世尊称为“先主”。
- 北海,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时期的名士、学者、政治家,曾任北海太守。
- 吕布(?-199年),字奉先,东汉末年著名的武将,后来成为军阀、恶霸。
- 袁绍(160年-202年),字本初,东汉末年的军阀,官至太尉。
- 陈宫(生卒年不详),字公台,原为吕布部将,后归降于曹操。
-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东汉末年的著名谋臣、政治家。
- 程昱(?-205年),字仲德,东汉末年的著名谋臣、将领。
- 张邈(?-197年),字孟卓,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后投靠吕布。
- 张超(?-194年),字子乔,东汉末年的将领,曾效力于张杨。
- 陈元龙(?-184年),字伯阳,东汉时期的官员。
- 李傕(?-189年),字曼成,西凉军阀。
- 曹仁(169年-219年),字子孝,曹操的部下将领。
-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曹操的重要谋士。
- 兖州,古代地名,今属于山东省。
-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的武将、军阀、恶霸。
- 荀彧、程昱设计死守鄄城、东阿、范县三处城池。
- 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君、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彧、程昱设计让荀君、程昱设计让荀君、程昱设计让荀君、程昱设计让荀君、程昱学得荀彧、程昱学得荀君、程昱学得得荀君、程昱学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苟君、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