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操回军,曹仁接着,言吕布势大,更有陈宫为辅,兖州、濮阳已失,其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赖荀彧、程昱二人设计相连,死守城郭。操曰:“吾料吕布有勇无谋,不足虑也。”教且安营下寨,再作商议。吕布知曹操回兵,已过腾县,召副将薛兰、李封曰:“吾欲用汝二人久矣。汝可引军一万,坚守兖州。吾亲自率兵,前去破曹。”二人应诺。陈宫急入见曰:“将军弃兖州,欲何往乎?”布曰:“吾欲屯兵濮阳,以成鼎足之势。”宫曰:“差分。薛兰必守兖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险,可伏精兵万人在彼。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布曰:“吾屯濮阳,别有良谋,汝岂知之!”遂不用陈宫之言,而用薛兰守兖州而行。曹操兵行至泰山险路,郭嘉曰:“且不可进,恐此处有伏兵。”曹操笑曰:“吕布无谋之辈,故教薛兰守兖州,自往濮阳,安得此处有埋伏耶?教曹仁领一军围兖州,吾进兵濮阳,速攻吕布。”陈宫闻曹兵至近,乃献计曰:“今曹兵远来疲困,利在速战,不可养成气力。”布曰:“吾匹马纵横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
【诗句】:
却说曹操回军,曹仁接着,言吕布势大,更有陈宫为辅,兖州、濮阳已失。
【译文】:
此时曹操的军队已经撤退,曹仁随后赶来,他向曹操汇报说吕布势力强大,并且有陈宫作为他的助手。兖州和濮阳已经被吕布占领了。
【注释】:
- 曹操(155年-220年),即魏武帝,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 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当时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地区,吕布曾经占领过这个地区。
- 濮阳: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当时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城市,吕布曾经控制过这个地区。
- 薛兰、李封:两位副将的名字,他们是吕布手下的将领。
- 陈宫:当时是吕布麾下的谋士,后来成为曹操的内奸。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曹操在退回军队时,被曹仁告知吕布势力很大,陈宫也在辅佐吕布。兖州和濮阳已经被吕布占领了。曹操听后并没有担心,而是让薛兰继续守卫兖州,自己则前往濮阳。而陈宫则建议曹操不要前进,因为这里可能有埋伏。然而曹操并未听信陈宫的建议,而是让曹仁带领一队人马围住兖州,自己则进军濮阳进行攻击。这首诗反映了曹操在面对强敌时的果断和自信,同时也展现了陈宫和薛兰等将领的智慧和策略。
【诗句】:
吕布知曹操回兵,已过腾县,召副将薛兰、李封曰:“吾欲用汝二人久矣。汝可引军一万,坚守兖州。吾亲自率兵,前去破曹。”二人应诺。
【译文】:
吕布得知曹操已经返回,已经经过滕县,于是他召见自己的副将薛兰和李封说:“我一直想使用你们两个人。你们可以带领一万军队,守住兖州。我要亲自率兵前去攻打曹军。”薛兰和李封答应了吕布的请求。
【注释】:
- 腾县: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滕州市,当时的地理位置在兖州附近。
- 薛兰、李封:两位副将的名字,他们是吕布手下的将领。
- 坚守:指驻守并防守城池不让对方攻进来。
- 曹操:当时是曹操的字,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魏国的创始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吕布得知曹操已经回到军中的消息后,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副将薛兰和李封,告诉他们自己打算使用他们两个人。薛兰和李封也答应了吕布的要求,表示愿意带领一万军队去守住兖州。这首诗反映了吕布对薛兰和李封的信任以及他对兖州的防御策略。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薛兰和李封对吕布的忠诚和愿意为吕布效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