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一日命人至操营,宣操入宫议事。操闻天使至,请入相见,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操暗想曰:“今东都大荒,官僚军民皆有饥色,此人何得独肥?”因问之曰:“公尊颜充腴,以何调理而至此?”对曰:“某无他法,只食淡三十年矣。”操乃颔之;又问曰:“君居何职?”对曰:“某举孝廉。原为袁绍、张杨从事。今闻天子还都,特来朝觐,官封正议郎。济阴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曹操避席曰:“闻名久矣!幸得于此相见。”遂置酒帐中相待,令与荀彧相会。忽人报曰:“一队军往东而去,不知何人。”操急令人探之。董昭曰:“此乃李傕旧将杨奉,与白波帅韩暹,因明公来此,故引兵欲投大梁去耳。”操曰:“莫非疑操乎?”昭曰:“此乃无谋之辈,明公何足虑也。”操又曰:“李、郭二贼此去若何?”昭曰:“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明公所擒,无足介意。”
【诗句】
帝一日命人至操营,宣操入宫议事。操闻天使至,请入相见,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操暗想曰:“今东都大荒,官僚军民皆有饥色,此人何得独肥?”因问之曰:“公尊颜充腴,以何调理而至此?”对曰:“某无他法,只食淡三十年矣。”操乃颔之;又问曰:“君居何职?”对曰:“某举孝廉。原为袁绍、张杨从事。今闻天子还都,特来朝觐,官封正议郎。济阴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曹操避席曰:“闻名久矣!幸得于此相见。”遂置酒帐中相待,令与荀彧相会。忽人报曰:“一队军往东而去,不知何人。”操急令人探之。董昭曰:“此乃李傕旧将杨奉,与白波帅韩暹,因明公来此,故引兵欲投大梁去耳。”操曰:“莫非疑操乎?”昭曰:“此乃无谋之辈,明公何足虑也。”操又曰:“李、郭二贼此去若何?”昭曰:“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明公所擒,无足介意。”
【译文】
东汉末年,汉献帝命令使者到曹操的大营,召见曹操商议朝政大事。曹操听说使者来了,请求接见使者,看到使者面带笑容、精神焕发,便暗自思忖:“如今洛阳一带荒废不堪,官员和老百姓都十分饥饿,而您为何能如此健康?”于是询问使者道:“您的面容如此丰满,是用什么方法调理出来的呢?”使者回答说:“没有别的办法,我只用淡饭维持了三十年。”曹操听了以后表示赞许。又问道:“你在哪个地方担任官职?”使者回答说:“我通过科举考试被任用了。曾经在袁绍和张杨手下做事。现在听说皇帝回京都,特意前来朝见,被授予了正议郎的官职。我的家乡在济阴郡定陶县,姓董,名叫昭,字公仁。”曹操听到这里,立刻站起来表示敬意说:“早就听闻您的大名。有幸在这里见到您了。”然后让使者坐下,并让荀彧与之相见。忽然有人报告说:“有一支军队向东去了,不知道是谁率领的。”曹操急忙派人前去打探。董昭说道:“这是李傕的旧部将领杨奉,以及白波贼帅韩暹,因为他们听说您来了,所以领兵准备前往大梁。”曹操说:“他们会不会怀疑我是李傕、郭汜的敌人呢?”董昭回答道:“这些人都是没有主见的人,您不必担心。”曹操又问道:“李催和郭汜两人这次出征后会怎样呢?”董昭答道:“像虎一样失去爪牙,像鸟失去了翅膀,不出几天就会成为您手中的猎物,不值得担心。”
【注释】
- 帝:指东汉献帝刘协。
- 命:命令。
- 操:指曹操。
- 闻天使至:听说使者到来。
- 请入相见:恭敬地请使者进去相见。
- 眉清目秀:形容人的相貌清秀俊美。
- 精神充足: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 食淡三十年:长期食用简单的食物。
- 官封正议郎:官职被封为正议郎(一种文官职称)。
- 济阴定陶:地名,位于今天中国山东省定陶县。
- 李傕、郭汜:东汉末年的两位军阀。
- 李傕旧将:指李傕过去的部下或追随者。
- 白波帅:白波军领袖。
- 大梁:古地名,位于今天中国河南省开封市。
- 虎无爪,鸟无翼:比喻力量不足,无法施展。
- 不久当为明公所擒:不久将会被你所擒获。
- 莫非疑操乎:难道是怀疑我是曹操吗?
- 此乃无谋之辈:这些都是没头脑、不经过深思熟虑的人。
- 明公何足虑:您不必太过担心。
- 李、郭二贼:指李傕和郭汜两人。
- 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明公所擒:就像老虎没有爪子、鸟儿没有翅膀一样,很快会成为您手中的玩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中的一段对话内容。它描绘了曹操在得知自己的使者来到时的反应和态度,展示了他对使者的尊敬以及对使者所传达信息的认真听取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曹操对于自己势力的自信和对对手的轻视。此外,诗中通过对使者外貌、神态的描述,展现了使者的从容不迫和对自己身份的自豪。最后,通过对李傕、郭汜等人物的介绍和评价,展现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以及各派势力之间的较量。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紧凑有序,充分展现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