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张郃、高览攻打曹营,左边夏侯惇、右边曹仁,中路曹洪,一齐冲出:三下攻击,袁军大败。比及接应军到,曹操又从背后杀来,四下围住掩杀。张邰、高览夺路走脱。袁绍收得乌巢败残军马归寨,见淳于琼耳鼻皆无,手足尽落。绍问:“如何失了乌巢?”败军告说:“淳于琼醉卧,因此不能抵敌。”绍怒,立斩之。郭图恐张郃、高览回寨证对是非,先于袁绍前谮曰:“张郃、高览见主公兵败,心中必喜。”绍曰:“何出此言?”图曰:“二人素有降曹之意,今遣击寨,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损折士卒。”绍大怒,遂遣使急召二人归寨问罪。郭图先使人报二人云:“主公将杀汝矣。”及绍使至,高览问曰:“主公唤我等为何?”使者曰:“不知何故。”览遂拔剑斩来使。郃大惊。览曰:“袁绍听信谗言,必为曹操所擒;吾等岂可坐而待死?不如去投曹操。”郃曰:“吾亦有此心久矣。”
译文
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在官渡之战中,曹军张郃和高览进攻袁军阵地。左侧由夏侯惇率领,右侧由曹仁指挥,中路则由曹洪带领,三路同时进攻,将袁军的阵脚大为动摇。等接应部队到达后,曹操又从背后杀出,四面围攻,使得袁绍的军队陷入混乱。此时,袁绍收缴了败兵的残部,却发现淳于琼耳朵鼻子都不见了,手脚也都脱落了。袁绍询问:“如何失去了乌巢?”败兵报告说:“是淳于琼喝醉了酒,因此无法抵挡。”袁军大怒,立刻斩杀了他。郭图担心张郃和高览回到大本营对此事进行辩解,于是先在袁绍面前诬陷说:“张郃、高览见到主公兵败,心中必定欣喜。”袁绍问:“有何根据?”郭图说:“他们二人向来就投降于曹军,现在派他们攻击大本营,故意不肯尽全力,结果导致士兵伤亡。”袁军大怒,于是派遣使者紧急召请二人回大本营问罪。郭图先派人向二人报告说:“主公打算杀掉你们。”当袁军使者来到时,高览问使者:“主公叫我们干什么?”使者回答他“不知道”。高览拔剑斩杀了使者。张郃大惊失色。高览说:“袁绍听信谗言,必被曹操擒获;我们岂能坐视不救?不如投奔曹操。”张郃说:“我也有这个念头很久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的一次重要胜利。通过张郃和高览的英勇奋战,以及袁军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展现了曹操军队的战斗力及其战略布局的智慧。诗中还体现了曹操在关键时刻能够果断决策、迅速采取行动的能力。此外,通过对战败后的处理方式——斩下叛将、肃清内奸,进一步凸显了曹操的铁面无私、严明纪律的形象。整体上,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智谋又有胆识的领袖形象,展示了三国时期英雄豪杰争霸沙场的宏大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