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二人领本部兵马,往曹操寨中投降。夏侯惇曰:“张、高二人来降,未知虚实。”操曰:“吾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遂开营门命二人入。二人倒戈卸甲,拜伏于地。操曰:“若使袁绍肯从二将军之言,不至有败。今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遂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二人大喜。
却说袁绍既去了许攸,又去了张郃、高览,又失了乌巢粮,军心皇皇。许攸又劝曹操作速进兵;张郃、高览请为先锋;操从之。即令张郃、高览领兵往劫绍寨。当夜三更时分,出军三路劫寨。混战到明,各自收兵,绍军折其大半。
荀攸献计曰:“今可扬言调拨人马,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闻之,必然惊惶,分兵拒我;我乘其兵动时击之,绍可破也。”操用其计,使大小三军,四远扬言。绍军闻此信,来寨中报说:“曹操分兵两路:一路取邺郡,一路取黎阳去也。”绍大惊,急遣袁谭分兵五万救邺郡,辛明分兵五万救黎阳,连夜起行。
诗句及译文
译文
于是二人带领本部人马,前往曹操的寨子投降。夏侯惇说:“张、高两位将军前来投降,但不知他们的虚实。”曹操说:“我以恩义对待他们,即使是有异心的人,也可以转变了。”于是打开营门,让二人进入。二人倒戈卸甲,拜伏于地。曹操说:“如果袁绍能听从二位将军的话,就不会失败。如今二位将军肯来投奔,就像微子离开殷朝,韩信归附汉朝一样。”随即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二人大喜。
赏析
此段描述了曹操接纳张、高两位将领并给予重用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高览是忠诚且勇猛的将领。曹操通过宽容接纳这两位降将,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宽广胸怀,更通过此举巩固了自身的军队。这种策略有效地利用了人心向背的变化,增强了自己的战斗力。曹操的这一做法也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对人性的理解,使得原本可能产生裂痕的关系得以稳固。
备注
- “当夜三更时分”: 表示行动发生在深夜,通常用于描述秘密或突然的行动。
- “荀攸献计”: 荀攸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智谋人物,他的建议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大小三军”: 指曹操手下的所有兵马,强调行动的规模之大,显示曹操的雄心壮志。
- “扬言调拨人马”: 指的是通过虚假的情报来误导对手,是一种心理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