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又报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来见。瑜迎入,各问慰讫。程普曰:“都督知江东早晚属他人否?”瑜曰:“未知也。”普曰:“吾等自随孙将军开基创业,大小数百战,方才战得六郡城池。今主公听谋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耻可惜之事!吾等宁死不辱。望都督劝主公决计兴兵,吾等愿效死战。”瑜曰:“将军等所见皆同否?”黄盖忿然而起,以手拍额曰:“吾头可断,誓不降曹!”众人皆曰:“吾等都不愿降!”瑜曰:“吾正欲与曹操决战,安肯投降!将军等请回。瑜见主公,自有定议。”程普等别去。
又未几,诸葛瑾、吕范等一班儿文官相候。瑜迎入,讲礼方毕,诸葛瑾曰:“舍弟诸葛亮自汉上来,言刘豫州欲结东吴,共伐曹操,文武商议未定。因舍弟为使,瑾不敢多言,专候都督来决此事。”瑜曰:“以公论之若何?”瑾曰:“降者易安,战者难保。”周瑜笑曰:“瑜自有主张。来日同至府下定议。”瑾等辞退。忽又报吕蒙、甘宁等一班儿来见。瑜请入,亦叙谈此事。有要战者,有要降者,互相争论。瑜曰:“不必多言,来日都到府下公议。”众乃辞去。周瑜冷笑不止。
【诗句】
少顷,又报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战将来见。
【译文】
过了一会儿,又报告说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将领前来拜见。
【注释】
- 诗句中的“程普”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位武将,字元泰,是孙策的部将,后来孙权即位后,程普被任命为右都督,负责江东的军事事务。
- “黄盖”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以智谋著称,曾在赤壁之战中大放异彩。
- “韩当”则是东吴的武将,曾随孙权在赤壁之战中与曹操军作战。
- “班”指的是一群,“战将”是指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
- “来见”表示前来拜见。
【赏析】
本诗描绘了孙权与周瑜之间关于是否降曹的讨论。诗中通过描述程普等人对降曹的反对态度和诸葛亮的到来,展现了孙权及其将领对于抵抗曹操的坚定立场。周瑜作为东吴的都督,面对将领们的质疑,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让这些将领回去继续讨论此事。通过这种方式,周瑜展示了自己的从容和自信,暗示自己已经做出了决断。
此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策略性和智谋较量,通过描绘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立场和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政治军事决策过程,以及个人在国家大事面前的选择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