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既定,玄德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玄德大喜,从其言。使诸葛军师定拟治国条例,刑法颇重。法正曰:“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孔明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法正拜服。自此军民安堵。四十一州地面,分兵镇抚,并皆平定。法正为蜀郡太守,凡平日一餐之德,睚毗之怨,无不报复。或告孔明曰:“孝直太横,宜稍斥之。”孔明曰:“昔主公困守荆州,北畏曹操,东惮孙权,赖孝直为之辅翼,遂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今奈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耶?”因竟不问。法正闻之,亦自敛戢。
诗句释义
- 益州既定,玄德欲将成都有名田宅,分赐诸官。:益州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刘备打算把成都有名的田宅分给官员们作为奖赏。
- 益州既定: 指益州(今四川一带)的局势已经确定,即指该地区已经平定。
- 玄德欲: 表示刘备的意愿或打算。
- 将成都: 表示要将成都的财物或资源分配给其他地方或人。
- 有名田宅: 指的是名声很好或重要的田地和房产。
- 分赐诸官: 是指将成都的财富分给官员们作为奖励。
译文
在益州(现四川一带)的局势已经确定之后,刘备打算将成都有名的田地和房屋分赏给官员们。赵云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应该将这些田宅归还给百姓,让人民安居乐业,这样民心才会服气,不应该为了私利去抢夺这些财物。刘备听后非常高兴,采纳了他的建议。接着,他命令诸葛军师制定国家管理规章和刑法,但刑法相当严厉。法正对这种重刑提出意见,认为高祖刘邦制定了三章法典,使得民众都感激他的恩德,希望诸葛军师能够减轻刑罚,以安抚百姓的心。孔明回应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的法律过于严苛,导致万民皆怨,因此高祖才用宽仁的政策获得人心。现在的刘璋昏庸无能,缺乏德政,威权不严,法令不整;君臣之道逐渐衰败。如果用宠信来笼络他们,那么一旦权力达到顶峰,就会对他们产生残害;如果只是顺从他们的愿望,那么当愿望被满足后,他们会开始怠慢。这就是导致弊端的原因。现在我用法律来威慑他们,一旦法律得到执行,他们就会知道感恩;限制他们的爵位和权力,一旦权力增大,他们就会更加珍惜荣誉和尊重。恩惠和荣誉并立,上下有序。治理的方法就在这里。”法正听后十分佩服,从此军民生活安定。四十一个州的地盘上,分别派兵镇抚,最终都恢复了和平。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无论平时还是小恩怨,他都一一报复。有人告诉孔明说:“孝直太霸道了,应该稍微责备他一下。”孔明回应道:“以前主公在荆州困守时,北边畏惧曹操,东边畏惧孙权,幸亏有了孝直作为辅助,才得以振翅高飞,不可再次改变。如今怎么能禁止孝直行事,让他无法随心所欲呢?”于是并没有追究。法正听到后也收敛了很多。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刘备治理益州后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诗中展现了刘备对于法治和公正的重视,以及对民心的关怀。通过法正和孔明的对话,展示了不同官员之间的意见交流以及最终达成的共识。整体上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在政治、法律和民生方面的一些基本理念与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