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东吴孙权,知玄德并吞西川,将刘璋逐于公安,遂召张昭、顾雍商议曰:“当初刘备借我荆州时,说取了西川,便还荆州。今已得巴蜀四十一州,须用取索汉上诸郡。如其不还,即动干戈。”张昭曰:“吴中方宁,不可动兵。昭有一计,使刘备将荆州双手奉还主公。”正是:西蜀方开新日月,东吴又索旧山川。

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诗句:

却说东吴孙权,知玄德并吞西川,将刘璋逐于公安,遂召张昭、顾雍商议曰:“当初刘备借我荆州时,说取了西川,便还荆州。今已得巴蜀四十一州,须用取索汉上诸郡。如其不还,即动干戈。”

译文:
东吴的孙权得知刘备已经吞并了西川,并且把刘璋赶出了公安城,于是召集张昭和顾雍商议,说道:“当初刘备向我借取荆州的时候,他承诺一旦夺取了西川,就会归还荆州。现在他已经得到了巴蜀的41个州,需要索取汉上的一些郡。如果刘备还不归还的话,我们就要动用武力了。”

注释:

  • 孙权:指东吴的君主,即孙权。
  • 知:了解、知道。
  • 玄德:指刘备,当时称其为“玄德”。
  • 并吞:吞并。
  • 西川:指四川地区。
  • 刘璋:指刘焉的儿子刘璋,时任益州牧。
  • 公安:古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东部。
  • 张昭:东吴的谋臣。
  • 计:计谋,策略。
  • 方宁:刚刚安定下来。
  • 须:必须,必要。
  • 索:要求,索取。
  • 旧山川:指汉中的一些郡县。
  • 下文分解:下文会展开讨论这个计策的具体内容。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特别是东吴孙权对刘备吞并西川后的态度和反应。孙权一方面想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担心刘备不遵守之前的约定而采取军事行动。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孙权的智慧和谋略,同时也反映了三国时代诸侯间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战争策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