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大喜,即同孔明入见玄德,呈上孙权书。玄德看了,怒曰:“孙权既以妹嫁我,却乘我不在荆州,竟将妹子潜地取去,情理难容!我正要大起川兵,杀下江南,报我之恨,却还想来索荆州乎!”孔明哭拜于地,曰:“吴侯执下亮兄长老小,倘若不还,吾兄将全家被戮。兄死,亮岂能独生?望主公看亮之面,将荆州还了东吴,全亮兄弟之情!”玄德再三不肯,孔明只是哭求。玄德徐徐曰:“既如此,看军师面,分荆州一半还之: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他。”亮曰:“既蒙见允,便可写书与云长令交割三郡。”玄德曰:“子瑜到彼,须用善言求吾弟。吾弟性如烈火,吾尚惧之。切宜仔细。”
瑾求了书,辞了玄德,别了孔明,登途径到荆州。云长请入中堂,宾主相叙。瑾出玄德书曰:“皇叔许先以三郡还东吴,望将军即日交割,令瑾好回见吾主。”云长变色曰:“吾与吾兄桃园结义,誓共匡扶汉室。荆州本大汉疆土,岂得妄以尺寸与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吾兄有书来,我却只不还。”瑾曰:“今吴侯执下瑾老小,若不得荆州,必将被诛。望将军怜之!”云长曰:“此是吴侯谲计,如何瞒得我过!”瑾曰:“将军何太无面目?”云长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关平告曰:“军师面上不好看,望父亲息怒。”云长曰:“不看军师面上,教你回不得东吴!”
【诗句】
关羽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家献祭。
【译文】
关云长独自持刀前往东吴会见孙权,伏皇后因国家大事献出自己生命。
【关键词注释】
- 关云长:指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字云长,又称“美髯公”,以勇猛著称。
- 单刀赴会:表示只带着一把刀就去参加会议或谈判,意味着孤身一人面对困难和危险。
- 伏皇后: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位公主,因其对国家的贡献而受到赞誉。
- 伏死:指为了国家大事,自愿牺牲生命。
【赏析】
本诗通过描述关羽的英勇行为以及伏皇后为国家献身的壮烈之举,展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在这首诗中,关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断力,即使独自一人面对强大的敌人,也毫不退缩,这种勇气和决心令人敬佩。同时,伏皇后的奉献精神也让人感动,她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宁,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整首诗通过对这两个英雄人物的描述,传递了忠诚、勇敢和牺牲的主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国情怀的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