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满面羞惭,急辞下船,再往西川见孔明。孔明已自出巡去了。瑾只得再见玄德,哭告云长欲杀之事。玄德曰:“吾弟性急,极难与言。子瑜可暂回,容吾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云长往守之,那时方得交付荆州。”
瑾不得已,只得回东吴见孙权,具言前事。孙权大怒曰:“子瑜此去,反覆奔走,莫非皆是诸葛亮之计?”瑾曰:“非也。吾弟亦哭告玄德,方许将三郡先还,又无奈云长恃顽不肯,”孙权曰:“既刘备有先还三郡之言,便可差官前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赴任,且看如何。”瑾曰:“主公所言极善。”权乃令瑾取回老小,一面差官往三郡赴任。不一日,三郡差去官吏,尽被逐回,告孙权曰:“关云长不肯相容,连夜被逐回吴。迟后者便要杀。”
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曰:“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肃曰:“肃已思得一计,正欲告主公。”权问:“何计?”肃曰:“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孙权曰:“正合吾意。可即行之。”阐泽进曰:“不可,关云长乃世之虎将,非等闲可及。恐事不谐,反遭其害。”孙权怒曰:“若如此,荆州何日可得!”便命鲁肃速行此计。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人入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曰:“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可先回。”
诗句
- “瑾满面羞惭,急辞下船,再往西川见孔明。”: 描述了关羽的义子鲁肃面对刘备的请求时感到羞愧难当,急忙辞去了船只,前往西川去见诸葛亮。
- “孔明已自出巡去了。”: 表明诸葛亮已经离开去巡视其他事务。
- “瑾只得再见玄德,哭告云长欲杀之事。”: 表示鲁肃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去见刘备,并告诉他有关关羽要杀他的事。
- “吾弟性急,极难与言。子瑜可暂回,容吾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云长往守之,那时方得交付荆州。”: 暗示关羽性格急躁,难以与其交谈。因此建议鲁肃暂时回去,以便刘备取得东川、汉中诸郡,再调动关羽去守卫这些地方,到时才能交给荆州。
- “瑾不得已,只得回东吴见孙权,具言前事。”: 表示鲁肃在无奈之下不得不回到东吴去见孙权,并详细陈述了之前的事情。
- “孙权大怒曰:“子瑜此去,反覆奔走,莫非皆是诸葛亮之计?””: 显示孙权对鲁肃反复奔波感到非常愤怒,认为这可能是诸葛亮的计划。
- “吾弟亦哭告玄德,方许将三郡先还,又无奈云长恃顽不肯。”: 说明鲁肃也向刘备哭诉关羽不肯放人的情况,这才让刘备同意归还三郡。
- “孙权曰:“既刘备有先还三郡之言,便可差官前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赴任,且看如何。””: 表示孙权接受了刘备先还三郡的条件,并下令派官员前去这三个郡上任。
- “不一日,三郡差去官吏,尽被逐回,告孙权曰:“关云长不肯相容,连夜被逐回吴。迟后者便要杀。”: 描述了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官员们被关羽拒绝后,连夜返回吴国的情况。
- “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曰:“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 表达了孙权对鲁肃过去为刘备担保并借给荆州的行为感到愤怒,因为现在刘备已经得到了西川,却不愿意归还。
- “肃曰:“肃已思得一计,正欲告主公。”: 鲁肃提出了他的计策,准备告诉孙权。
- “权曰:“正合吾意。可即行之。”: 孙权同意了鲁肃的建议。
- “阐泽进曰:“不可,关云长乃世之虎将,非等闲可及。恐事不谐,反遭其害。”: 这个观点被反对,因为孙权认为关羽是一个值得敬畏的人,不应轻易攻击。
- “权怒曰:“若如此,荆州何日可得!”: 表示孙权非常愤怒,认为如果按照这个计策进行,那么荆州可能永远无法得到。
- “便命鲁肃速行此计。”: 最终决定立即执行这个计策。
- “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 鲁肃离开了孙权,前往陆口。在那里他召集了吕蒙和甘宁来讨论计划,并准备了邀请函。
- “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人入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 关平在江口询问后,带领使者进入了荆州。他们向关羽说明了鲁肃邀请他去会面的意思,并呈上了邀请函。
- “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曰:“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可先回。”: 关羽阅读邀请函后回应说,既然鲁肃亲自邀请他,他将在明天前往宴会。使者可以先行返回。
译文
- 瑾满面羞惭,急辞下船,再往西川见孔明。:鲁肃因为羞愧而匆忙地告别了船,然后前往西川去见诸葛亮。
- 孔明已自出巡去了。:诸葛亮已经离开去巡视其他的事务。
- 瑾只得再见玄德,哭告云长欲杀之事。:鲁肃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去见刘备,并告诉他有关关羽要杀掉他的事情。
- 吾弟性急,极难与言。子瑜可暂回,容吾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云长往守之,那时方得交付荆州。:我的弟弟性情急躁,很难与他交谈。所以建议鲁肃暂时回去,以便刘备取得东川、汉中诸郡,再调动关羽去守卫这些地方,这样在那时才能把荆州交给刘备。
- 瑾不得已,只得回东吴见孙权,具言前事。:鲁肃无奈之下只能回到东吴去见孙权,并向他陈述了之前的经过。
- 孙权大怒曰:“子瑜此去,反覆奔走,莫非皆是诸葛亮之计?”:孙权对鲁肃的频繁行动感到非常愤怒,认为是诸葛亮的计划。
- 吾弟亦哭告玄德,方许将三郡先还,又无奈云长恃顽不肯。:鲁肃也向刘备哭诉关羽不肯放人的情况,这才让刘备同意归还三郡。
- 孙权曰:“既刘备有先还三郡之言,便可差官前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赴任,且看如何。”:孙权同意了刘备先归还三郡的说法,并命令派遣官员去这三郡上任。
- 不一日,三郡差去官吏,尽被逐回,告孙权曰:“关云长不肯相容,连夜被逐回吴。迟后者便要杀。”:不久后,这三名郡的官员们被关羽拒之门外,并在夜间被带回吴国。那些迟到的人将被处决。
- 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曰:“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孙权非常愤怒,派人召见鲁肃并责备他说:“你以前为刘备作担保,借给了我荆州。但现在刘备已经得到了西川,却不归还给你,你怎能坐视不管?”
- 肃曰:“肃已思得一计,正欲告主公。”:鲁肃提出了他的计策,准备告诉孙权。
- 权曰:“正合吾意。可即行之。”:孙权同意了鲁肃的建议。
- 阐泽进曰:“不可,关云长乃世之虎将,非等闲可及。恐事不谐,反遭其害。”:这个观点被反对,因为孙权认为关羽是一个值得敬畏的人,不应轻易攻击。
- 权怒曰:“若如此,荆州何日可得!”:孙权非常愤怒,认为如果按照这个计策进行,那么荆州可能永远无法得到。
- 便命鲁肃速行此计。:最终决定立即执行这个计策。
- 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鲁肃离开了孙权,前往陆口。在那里他召集了吕蒙和甘宁来讨论计划,并准备了邀请函。
- 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人入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关平在江口询问后,带领使者进入了荆州。他们向关羽详细说明了鲁肃邀请他去会面的意图,并呈上了邀请函。
- 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曰:“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可先回。”:关羽阅读邀请函后回应说,既然鲁肃亲自邀请他,他将会在第二天前往宴会。使者可以先行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