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曹操威势日甚。会大臣商议收吴灭蜀之事。贾诩曰:“须召夏侯惇、曹仁二人回,商议此事。”操即时发使,星夜唤回。夏侯惇未至,曹仁先到,连夜便入府中见操。操方被酒而卧,许褚仗剑立于堂门之内,曹仁欲入,被许褚当住。曹仁大怒曰:“吾乃曹氏宗族,汝何敢阻当耶?”许褚曰:“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充内侍。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入。”仁乃不敢入。曹操闻之,叹曰:“许褚真忠臣也!”不数日,夏侯惇亦至,共议征伐。惇曰:“吴、蜀急未可攻,宜先取汉中张鲁,以得胜之兵取蜀,可一鼓而下也。”曹操曰:“正合吾意。”遂起兵西征。正是:方逞凶谋欺弱主,又驱劲卒扫偏邦。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诗句:

  • 此时曹操威势日甚。
  • 会大臣商议收吴灭蜀之事。
  • 贾诩曰:“须召夏侯惇、曹仁二人回,商议此事。”操即时发使,星夜唤回。
  • 夏侯惇未至,曹仁先到,连夜便入府中见操。
  • 操方被酒而卧,许褚仗剑立于堂门之内,曹仁欲入,被许褚当住。
  • 曹仁大怒曰:“吾乃曹氏宗族,汝何敢阻当耶?”许褚曰:“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充内侍。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入。”仁乃不敢入。

译文:
当时曹操的威望一天天增长,大臣们正在讨论征讨东吴和灭掉蜀汉的策略。贾诩建议说:“必须召回夏侯惇和曹仁,和他们一起商讨此事。”曹操立刻派使者出发,连夜召他们回来。但是夏侯惇还没到,曹仁已经先到了,连夜就进入曹操的府中见他,曹操正好喝醉酒躺在床上,许褚拿着剑站在堂门里面,曹仁想要进去,却被许褚挡住了。曹仁非常生气地说:“我虽然是曹家的宗族成员,但你为何敢阻拦我呢?”许褚说:“将军虽然亲近你,但你现在只是一个外藩镇守之官;而我虽然疏远一些,现在却担任内侍。主公喝醉酒躺在房间里,我不能让他进去。”曹仁于是不敢进去了。曹操知道后就感叹道:“许褚真是忠臣啊!”没过几天,夏侯惇也到了,和他一起商议征讨的策略。夏侯惇说:“东吴和蜀国的事情急不可待,不能攻打,应该首先夺取汉中的张鲁,然后用胜利的军队去攻取蜀国,可以一举而下。”曹操说:“正合我意。”于是开始向西进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操在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从诗中可以看出,曹操在权力斗争中处于劣势,需要寻找同盟和支持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贾诩的提议显示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而曹操能够听从他的建议,说明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曹操的野心和对胜利的渴望,以及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复杂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