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关公正坐帐中,忽探马飞报:“曹操差于禁为将,领七枝精壮兵到来。前部先锋庞德,军前抬一木榇,口出不逊之言,誓欲与将军决一死战。兵离城止三十里矣。”关公闻言,勃然变色,美髯飘动,大怒曰:“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服;庞德竖子,何敢藐视吾耶!关平一面攻打樊城,吾自去斩此匹夫,以雪吾恨!”平曰:“父亲不可以泰山之重,与顽石争高下。辱子愿代父去战庞德。”关公曰:“汝试一往,吾随后便来接应。”关平出帐,提刀上马,领兵来迎庞德。两阵对圆,魏营一面皂旗上大书“南安庞德”四个白字。庞德青袍银铠,钢刀白马,立于阵前;背后五百军兵紧随,步卒数人肩抬木榇而出。关平大骂庞德:“背主之贼!”庞德问部卒曰:“此何人也?”或答曰:“此关公义子关平也。”德叫曰:“吾奉魏王旨,来取汝父之首!汝乃疥癞小儿,吾不杀汝!快唤汝父来!”平大怒,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横刀来迎。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早有人报知关公。公大怒,令廖化去攻樊城,自己亲来迎敌庞德。关平接着,言与庞德交战,不分胜负。关公随即横刀出马,大叫曰:“关云长在此,庞德何不早来受死!”鼓声响处,庞德出马曰:“吾奉魏王旨,特来取汝首!恐汝不信,备榇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关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庞德归寨,对众曰:“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正言间,于禁至。相见毕,禁曰:“闻将军战关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军避之?”德奋然曰:“魏王命将军为大将,何太弱也?吾来日与关某共决一死,誓不退避!”禁不敢阻而回。

三国演义·第74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译文

话说关羽正坐在帐中,突然探马飞报:“曹操派于禁为将,率领七支精锐部队前来。前锋庞德,军前抬着一口棺材,口出不逊之言,誓要与将军决一死战。距离我军城仅三十里。”关羽闻言,勃然变色,美髯飘动,大怒曰:“天下英雄,闻吾之名,无不畏惧;庞德小儿,何敢轻视我!关平一面攻打樊城,我自己去斩此匹夫,以雪我之恨!”关平曰:“父亲不可因泰山之重与顽石争高下,辱子愿代父去战庞德。”关羽曰:“你试一往,我将随后接应。”关平出帐,提刀上马,领兵来迎庞德。两阵相对,魏营一面皂旗上大书“南安庞德”四个白字。庞德青袍银铠,钢刀白马,立于阵前;背后五百军兵紧随,步卒数人肩抬木榇而出。关平大骂庞德:“背主的贼!”庞德问部卒曰:“这是何人也?”或答曰:“此关公义子关平也。”德叫曰:“我奉魏王旨,来取汝父之首!汝乃疥癞小儿,我不杀汝!快唤汝父来!”平大怒,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横刀来迎。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自休息。早有人报知关羽。关羽大怒,令廖化去攻樊城,自己亲来迎敌庞德。关平接着,言与庞德交战,不分胜负。关羽随即横刀出马,大叫曰:“关云长在此,庞德何不早来受死!”鼓声响处,庞德出马曰:“我奉魏王旨,特来取汝首!恐汝不信,备榇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关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增。两军各看得呆住。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庞德归寨,对众曰:“人言关公英雄,今日方信也。”

注释

  •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 第74回:是《三国演义》中的第74个章节。
  • 庞令明:指庞德。
  • 抬榇:抬着棺材出征,形容出征态度悲壮。
  • 关云长:关羽的字,这里指关羽。
  • 青龙刀:传说中的一把神剑,常被用于象征英勇的武士。
  • 魏王:指曹操。
  • :于禁,魏国将领。
  • 百合之上,未得便宜:意指在战斗中没有占到便宜,处于劣势。
  • 太弱:过于软弱。
  • 避之:避免与之对抗或战斗。
  • 南安庞德:指庞德,南安是他的封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关羽在得知儿子关平前去挑战并遭遇庞德的挑衅后,内心愤懑和决心要战胜庞德的情景。诗中通过激烈的战斗场面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关羽的英雄气概和勇猛无敌的形象。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关羽对于儿子的信任和期望,以及他对敌人的强大压力和挑战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但情感丰富,通过生动的战斗画面,成功地塑造了关羽这位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