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糜芳闻荆州有失,正无计可施。忽报公安守将傅士仁至,芳忙接入城,问其事故。士仁曰:“吾非不忠。势危力困,不能支持,我今已降东吴。将军亦不如早降。”芳曰:“吾等受汉中王厚恩,安忍背之?“士仁曰:“关公去日,痛恨吾二人;倘一日得胜而回,必无轻恕。公细察之。”芳曰:“吾兄弟久事汉中王,岂可一朝相背?”正犹豫间,忽报关公遣使至,接入厅上。使者曰:“关公军中缺粮,特来南郡、公安二处取白米十万石,令二将军星夜解去军前交割。如迟立斩。”芳大惊,顾谓傅士仁曰:“今荆州已被东吴所取,此粮怎得过去?”士仁厉声曰:“不必多疑!”遂拔剑斩来使于堂上。芳惊曰:“公如何斩之?”士仁曰:“关公此意,正要斩我二人。我等安可束手受死?公今不早降东吴,必被关公所杀。”正说间,忽报吕蒙引兵杀至城下。芳大惊,乃同傅士仁出城投降。蒙大喜,引见孙权。权重赏二人。安民已毕,大犒三军。
诗句翻译
- 糜芳闻荆州有失:糜芳听说荆州被敌人占领了。
- 正无计可施:他正不知道该怎么办。
- 忽报公安守将傅士仁至,芳忙接入城:忽然有人报告说,公安的守将傅士仁到了,糜芳急忙把他接到城中。
- 问其事故:问他出了什么事。
- 吾非不忠,势危力困,不能支持:我说我不是不忠诚,形势危急力量困乏,不能支撑。
- 我今已降东吴:我今天已经投降东吴。
- 将军亦不如早降:将军你还不如早点投降。
- 吾等受汉中王厚恩,安忍背之?:我们受到汉中王深厚的恩惠,怎么忍心背叛?
- 关公去日,痛恨吾二人:关羽过去的时候,曾经非常痛恨我们两个人。
- 倘一日得胜而回,必无轻恕:如果有一天他们胜利回来,一定不会轻易饶恕我们。
- 公细察之:您仔细想想。
- 今荆州已被东吴所取:现在荆州已经被东吴夺取了。
- 此粮怎得过去?:这些粮食怎么能运过去呢?
- 不必多疑! 遂拔剑斩来使于堂上:不必多想!于是拔出剑在厅堂上面砍下来使的头。
- 公如何斩之?:你怎么敢这样杀使者?
- 此意,正要斩我二人. 我等安可束手受死:这是他们的意思,就是要杀了我们两个人。我们怎么能坐以待毙呢?
- 公今不早降东吴,必被关公所杀:如果你今天不早早地投降东吴,一定会被关羽杀掉。
- 吕蒙引兵杀至城下:吕蒙带领军队杀到城下来了。
- 大惊,乃同傅士仁出城投降:非常吃惊,就和傅士仁一起出城投降。
- 大喜,引见孙权:非常高兴,带他去拜见孙权。
- 重赏二人:重重地奖赏他们俩。
- 安民已毕,大犒三军:安抚完百姓之后,犒赏全军。
注释
- 荆州:指荆州牧刘表统治的地区。
- 东吴:指三国时期位于长江下游的吴国。
- 汉中王:刘备的尊号。
- 使者:奉命前往传达信息的特使。
- 白米十万石:指一万石白米。
- 星夜解去军前交割:迅速解送军需物资到前线交差。
- 吕蒙:即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 孙权: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后来称帝建吴,改年号为黄武,谥号“大圣”。
- 重赏二人:给予二人很高的奖赏。
- 大犒三军:犒赏全体士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备的儿子关云长(关羽)在得知荆州被东吴占领后,面对困境时作出的决定和行动。关羽因荆州失陷而感到绝望,但在傅士仁的劝导下决定投降东吴。同时,关羽对前来传递消息的使者进行了严厉的处置,显示出他的决断和对背叛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最后,关羽成功说服孙权释放了自己,并获得了孙权的重赏,体现了关羽的勇猛与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