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东吴陆逊,自退魏兵之后,吴王拜逊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自此军权皆归于逊。张昭、顾雍启奏吴王,请自改元。权从之,遂改为黄武元年。忽报魏主遣使至,权召入。使命陈说:“蜀前使人求救于魏,魏一时不明,故发兵应之;今已大悔,欲起四路兵取川,东吴可来接应。若得蜀土,各分一半。”权闻言,不能决,乃问于张昭、顾雍等。昭曰:“陆伯言极有高见,可问之。”权即召陆逊至。逊奏曰:“曹丕坐镇中原,急不可图;今若不从,必为仇矣。臣料魏与吴皆无诸葛亮之敌手。今且勉强应允,整军预备,只探听四路如何。若四路兵胜,川中危急,诸葛亮首尾不能救,主上则发兵以应之,先取成都,深为上策;如四路兵败,别作商议。”权从之,乃谓魏使曰:“军需未办,择日便当起程。”使者拜辞而去。
诗句
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幕,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张昭和陆逊的辩论。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讲述的是曹操派徐盛用火攻战术打败了曹丕。
译文
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在三国时期,东吴的陆逊在魏兵撤退后,被晋升为辅国将军、江陵侯,并兼任荆州牧,从此他拥有了军权。这时,张昭与顾雍向吴王建议更改年号。孙权同意了他们的建议,于是改为黄武元年。
突然,有使者报告说魏国派遣使者来到,孙权召见。使者向孙权陈述:“蜀国之前曾经向魏国求援,但魏国当时并未明了情况,所以出兵应战;但现在后悔不已,打算调遣四路兵马攻打蜀国,而东吴可以前去接应。如果能够占领蜀地,则各分一半。”听完使者的话,孙权犹豫不决,于是询问了张昭、顾雍等人。张昭认为陆伯言(陆逊)的见解极有价值,应该向他咨询。于是,孙权召见了陆逊。陆逊上奏说:“曹丕坐镇中原,急不可图;如果我们不从,必然会成为仇敌。臣料想魏国与东吴都没有诸葛亮那样的敌手。现在我们暂且勉强答应下来,整顿军队,做好准备工作,只探听四路兵马的情况。如果四路兵马获胜,那么蜀国内部就会陷入危急之中,诸葛亮将首尾不能相顾,我们主上就可以发兵去支援他们,先取成都,这是最上策;如果四路兵马失败,那就另作商议。”孙权听从了他的建议,然后对使者说:“军队所需的物资还没有准备完毕,择日便当起程。”使者拜别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东吴的陆逊在面对魏军的攻势时,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建议。他主张暂时接受魏国的请求,以稳定军心,同时积极准备反击。他的策略最终帮助孙权取得了胜利,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体现了人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