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败残兵来见孔明,告知其事。孔明即唤马岱、赵云、魏延三人受计,各自领军前去。次日,蛮兵报入洞中,说赵云搦战。祝融夫人即上马出迎。二人战不数合,云拨马便走。夫人恐有埋伏,勒兵而回。魏延又引军来搦战,夫人纵马相迎。正交锋紧急,延诈败而逃,夫人只不赶。次日,赵云又引军来搦战,夫人领洞兵出迎。二人战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夫人按标不赶。欲收兵回洞时,魏延引军齐声辱骂,夫人急挺标来取魏延。延拨马便走。夫人忿怒赶来,延骤马奔入山僻小路。忽然背后一声响亮,延回头视之,夫人仰鞍落马:原来马岱埋伏在此,用绊马索绊倒。就里擒缚,解投大寨而来。蛮将洞兵皆来救时,赵云一阵杀散。孔明端坐于帐上,马岱解祝融夫人到,孔明急令武士去其缚,请在别帐赐酒压惊,遣使往告孟获,欲送夫人换张嶷、马忠二将。

诗句:

  •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善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译文:
在三国演义的第九十回中,诸葛亮派遣马岱、赵云、魏延三位将领去执行任务。第二天,祝融夫人得知赵云挑战的消息,于是上马迎战。两人交战了几次,赵云假装撤退,但夫人担心有埋伏,便返回洞中。魏延又带兵来挑战,夫人也出马应战。在激烈的战斗中,魏延佯装失败并逃跑,但夫人没有追击。当想要撤回军队的时候,魏延引军齐声辱骂,导致夫人愤怒追赶。魏延迅速骑马奔入山僻小路,背后突然响起一声响亮的声音,魏延回头一看,原来是马岱已经埋伏在这里用绊马索绊倒了他。随后被擒拿并解送到大寨。其他蛮将和洞兵都赶来援救,但赵云迅速杀散。诸葛亮端坐在帐上,马岱解开祝融夫人的绳索后,她被带到另外的帐篷里,孔明立即命人解开绳索,请她在别帐享用酒水以压惊。同时,使者前去通知孟获,希望用夫人交换张嶷和马忠两位将领。

注释:

  1.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善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 这句话概括了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回的主要情节。”驱巨善六破蛮兵”指的是诸葛亮派出的六位将领分别击败了六个蛮族部落的军队。”烧藤甲七擒孟获”描述了赵云在战斗中焚烧敌方的藤甲,并七次成功俘获孟获。
  2. 祝融夫人 - 这里指的是祝融夫人是南蛮王孟获的妻子。
  3. 赵云 - 即赵云(Zhao Yun),字子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将领。
  4. 魏延 - 即魏延(Wei Yan),字文长,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之一。
  5. 孔明 - 即诸葛亮(Zhuge Liang),字孔明,是蜀汉的丞相,也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6. 张嶷 - 原名为张翼德,字嶷,后来改名张嶷。他在三国时期蜀汉担任过重要职务。
  7. 马忠 - 原名马元义,后来改名马忠。他在三国时期蜀汉也担任过重要职务。
  8. 蛮兵 - 指的是南蛮部落的士兵或战士。
  9. 洞兵 - 指南蛮王孟获的部队。
  10. 马岱 - 原名马铁,字季常。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以其勇猛和忠诚著称。
  11. 陷阱 - 这是马岱布下的伏兵,用来对付魏延。
  12. 绊马索 - 这是一种用来控制马匹的工具,用于防止敌人逃跑或追击。
  13. 压惊 - 安抚士兵的一种方式,意为让他们安心休息。
  14. 使者 - 即传达信息的官员。
  15. 孟获 - 即孟获(Meng Huo),又称“孟虎”,是南蛮王孟优之子,曾一度投降蜀汉,但在后来的战争中又重新反叛。
  16. 张嶷 - 即张翼德(Zhang Weide),字嶷,是蜀汉的一位将领。
  17. 马忠 - 即马忠(Ma Zhong),字忠武,是蜀汉的一位将领。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诸葛亮为了解决南蛮王孟获的问题而采取的策略。通过派遣不同的将领去挑战并击败敌军,诸葛亮展示了他的智谋和对敌情的了解。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对敌人的深刻理解。此外,文中还描绘了祝融夫人的性格特点和战斗场面的紧张激烈。通过这样的叙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三国时代的战争氛围和英雄人物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