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芝见赵云大胜,率蜀兵掩杀,西凉兵大败而走。韩德险被赵云擒住,弃甲步行而逃。云与邓芝收军回寨。芝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阵前力斩四将,世所罕有!”云曰:“丞相以吾年迈,不肯见用,吾故聊以自表耳。”遂差人解韩瑶,申报捷书,以达孔明。
却说韩德引败军回见夏侯楙,哭告其事。楙自统兵来迎赵云。探马报入蜀寨,说夏侯楙引兵到。云上马绰枪,引千余军,就凤鸣山前摆成阵势。当日,夏侯楙戴金盔,坐白马,手提大砍刀,立在门旗之下。见赵云跃马挺枪,往来驰骋,楙欲自战。韩德曰:“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纵马轮开山大斧,直取赵云。云奋怒挺枪来迎;战不三合,枪起处,刺死韩德于马下,急拨马直取夏侯楙。楙慌忙闪入本阵。邓芝驱兵掩杀,魏兵又折一阵,退十余里下寨。楙连夜与众将商议曰:“吾久闻赵云之名,未尝见面;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方信当阳长坂之事。似此无人可敌,如之奈何?”参军程武,乃程昱之子也,进言曰:“某料赵云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来日都督再引兵出,先伏两军于左右;都督临阵先退,诱赵云到伏兵处;都督却登山指挥四面军马,重叠围住,云可擒矣。”楙从其言,遂遣董禧引三万军伏于左,薛则引三万军伏于右。二人埋伏已定。
诗句释义: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其勇猛和忠诚著称。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中,赵云大胜魏军,力斩五将,其中包括韩德、薛则和董禧。这三位将领是夏侯楙麾下的三名重要战将,他们的死亡极大地打击了魏军的信心,也为蜀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译文: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猛和忠诚著称。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中,赵云大胜魏军,力斩五将,其中包括韩德、薛则和董禧。这三位将领是夏侯楙麾下的三名重要战将,他们的死亡极大地打击了魏军的信心,也为蜀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解释: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勇猛和智谋著称。
诸葛亮:蜀汉丞相,智慧与才能兼备,对蜀汉政治与军事有着深远的影响。
夏侯楙:魏国将领,性格懦弱无谋,是孔明计划中的诱饵。
马超:东汉末年的名将,马超坟墓位于沔阳,为孔明祭奠之地点。
陇右:古地名,诸葛亮采取的行军路径。
赏析:
此篇描述了一场以赵云为主将,诸葛亮为策划者的战略战役。通过赵云力斩五将的描写,展示了其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特质,同时也反映了蜀汉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和战略家的智慧。诸葛亮的计划精妙且富有远见,通过伏兵计策成功地瓦解了魏军的士气,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整篇文章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和人物之间的智谋较量,是研究三国历史和军事策略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