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姜维献计于马遵曰:“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赚我兵出城,乘虚袭我。某愿请精兵三千,伏于要路。太守随后发兵出城,不可远去,止行三十里便回;但看火起为号,前后夹攻,可获大胜。如诸葛亮自来,必为某所擒矣。”遵用其计,付精兵与姜维去讫,然后自与梁虔引兵出城等候;只留梁绪、尹赏守城。原来孔明果遣赵云引一军埋伏于山僻之中,只待天水人马离城,便乘虚袭之。当日细作回报赵云,说天水太守马遵,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赵云大喜,又令人报与张翼、高翔,教于要路截杀马遵。此二处兵亦是孔明预先埋伏。却说赵云引五千兵,径投天水郡城下,高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汝知中计,早献城池,免遭诛戮!”城上梁绪大笑曰:“汝中吾姜伯约之计,尚然不知耶?”云恰待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亏得张翼、高翔两路军杀出,接应回去。
【诗句】:
- 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赚我兵出城,乘虚袭我。
- 某愿请精兵三千,伏于要路。
- 太守随后发兵出城,不可远去,止行三十里便回;但看火起为号,前后夹攻,可获大胜。
- 原来孔明果遣赵云引一军埋伏于山僻之中,只待天水人马离城,便乘虚袭之。
- 当日细作回报赵云,说天水太守马遵,起兵出城,只留文官守城。
- 赵云大喜,又令人报与张翼、高翔,教于要路截杀马遵。此二处兵亦是孔明预先埋伏。
- 却说赵云引五千兵,径投天水郡城下,高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汝知中计,早献城池,免遭诛戮!”
- 城上梁绪大笑曰:“汝中吾姜伯约之计,尚然不知耶?”
- 云恰待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
- 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 正战时,两路军夹攻来,乃是马遵、梁虔引军杀回。
- 赵云首尾不能相顾,冲开条路,引败兵奔走,姜维赶来。
- 亏得张翼、高翔两路军杀出,接应回去。
【译文】:
诸葛亮一定在城中埋伏兵马,诱使我军出城交战,然后趁虚攻击。我请求带三千精兵,埋伏在重要路口。太守您随后带兵出城,不要走得太远,只在三十里内返回;看到火起就立即发出信号,前后夹击,一定能取得胜利。其实诸葛亮已经派遣赵云率领一支军队埋伏在山间小路,等待我们的军队离开城墙之后,他们就会趁机袭击我们。当天的情报报告了赵云,说天水太守马遵带领军队出了城,只留下一些文官守卫。赵云听后非常高兴,他又派人通知张翼和高翔,让他们在关键的地方截击马遵的人马。这两路军队也是孔明事先埋伏好的。于是赵云带了五千名士兵直接向天水城下进攻,他高声喊道:“我是常山赵子龙,你们已经被我识破陷阱了,还敢来攻城吗?快投降吧,否则我将亲手杀死你们。”城墙上,梁绪哈哈大笑着说:“你居然没有识破我们姜伯约的计谋,真是愚蠢!”赵云正准备攻城,突然四周爆发出震天的喊声,四面都是熊熊烈火。这时,一个英俊的少年将军挺着长枪骑马冲出来说:“你们看到天水的姜伯约了吗?”赵云挺枪向前冲去挑战那个年轻人。战斗一开始,姜维的精神更加旺盛了。赵云大吃一惊,暗想:“没想到这里还有如此厉害的敌将!”正在激战时,两边的军队同时发起了攻击。原来是马遵和梁虔带领的部队回师反攻。赵云被夹击,无法兼顾左右,只好突围,带着败兵向后退却。姜维紧紧追赶。幸好张翼和高翔两路援军及时赶到,从两面夹击,才让赵云等人得以安全撤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姜维智斗对手的故事。诗中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姜维机智勇敢、善于谋略的个性,以及他在面对强敌时的冷静应对和巧妙布局。通过这场战斗,不仅展示了姜维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