楙至天水城下叫门,城上人认得是夏侯楙,慌忙开门迎接。马遵惊拜问之。楙细言姜维之事;又将百姓所言说了。遵叹曰:“不想姜维反投蜀矣!”梁绪曰:“彼意欲救都督,故以此言虚降。”楙曰:“今维已降,何为虚也?”正踌躇间,时已初更,蜀兵又来攻城。火光中见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叫曰:“请夏侯都督答话!”夏侯楙与马遵等皆到城上,见姜维耀武扬威大叫曰:“我为都督而降,都督何背前言?”楙曰:“汝受魏恩,何故降蜀?有何前言耶?”维应曰:“汝写书教我降蜀,何出此言?汝要脱身,却将我陷了?我今降蜀,加为上将,安有还魏之理?”言讫,驱兵打城,至晓方退。原来夜间妆姜维者,乃孔明之计,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因火光之中,不辨真伪。
【诗句】
三国演义 · 第九十三回 ·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译文】
夏侯楙来到天水城下呼喊,城上的人认出是他,急忙开门迎接。马遵惊讶地问道。夏侯楙详细讲述了姜维的投降之事,还转述了百姓们的说辞。马遵感叹道:“没想到姜维反而投靠了蜀国啊!”梁绪说:“他想救都督,所以用这些话来虚张声势。”夏侯楙说:“现在姜维已经投降,为何说是虚张声势呢?”就在两人犹豫时,已经是深夜,蜀军又来攻城。火光中看到姜维在城下挺枪勒马,大声喊道:“请夏侯都督回答!”夏侯楙和马遵等人都来到城头,看到姜维挥舞着武器大喊着:“我因为都督而投降,都督为什么要违背之前的承诺呢?”夏侯楙说:“你接受了魏国的恩典,为什么反而投降蜀国?有什么承诺可以拿出来吗?”姜维回应道:“你给我写信教我投降蜀国,怎么突然这样说呢?你想脱身,却将我陷入困境了吗?我现在投降蜀国,被提升为高级将领,哪有再回魏国的道理?”说完,就指挥部队攻打城墙,到了天亮才撤退。原来夜里扮成姜维的人,是孔明的计策,让部下长相相似的士兵假扮姜维攻打城池,因为火光之下,分辨不出真假。
【赏析】
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描绘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楙面对姜维的劝降,以及诸葛亮的智谋如何巧妙地利用火光、火光中的形象变化等手段,展现了一场心理和策略上的较量。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三国时期的复杂局势和英雄人物的智慧与谋略。同时,诗中的“姜伯约”指的是姜维,而“武乡侯”指的是夏侯敦,两者的互动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