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郭淮谓曹真曰:“西羌之人,自太祖时连年入贡,文皇帝亦有恩惠加之;我等今可据住险阻,遣人从小路直入羌中求救,许以和亲,羌人必起兵袭蜀兵之后。吾却以大兵击之,首尾夹攻,岂不大胜?”真从之,即遣人星夜驰书赴羌。

却说西羌国王彻里吉,自曹操时年年入贡;手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丞相,武乃越吉元帅。时魏使赍金珠并书到国,先来见雅丹丞相,送了礼物,具言求救之意。雅丹引见国王,呈上书礼。彻里吉览了书,与众商议。雅丹曰:“我与魏国素相往来,今曹都督求救,且许和亲,理合依允。”彻里吉从其言,即命雅丹与越吉元帅起羌兵一十五万,皆惯使弓弩、枪刀、蒺藜、飞锤等器;又有战车,用铁叶裹钉,装载粮食军器什物:或用骆驼驾车,或用骡马驾车,号为“铁车兵”。二人辞了国王,领兵直扣西平关。守关蜀将韩祯,急差人赍文报知孔明。孔明闻报,问众将曰:“谁敢去退羌兵?”张苞、关兴应曰:“某等愿往。”孔明曰:“汝二人要去,奈路途不熟。”遂唤马岱曰:“汝素知羌人之性,久居彼处,可作向导。”便起精兵五万,与兴、苞二人同往。兴、苞等引兵而去。行有数日,早遇羌兵。关兴先引百余骑登山坡看时,只见羌兵把铁车首尾相连,随处结寨;车上遍排兵器,就似城池一般。兴睹之良久,无破敌之策,回寨与张苞、马岱商议。岱曰:“且待来日见阵,观看虚实,另作计议。”次早,分兵三路:关兴在中,张苞在左,马岱在右,三路兵齐进。羌兵阵里,越吉元帅手挽铁锤,腰悬宝雕弓,跃马奋勇而出。关兴招三路兵径进。忽见羌兵分在两边,中央放出铁车,如潮涌一般,弓弩一齐骤发。蜀兵大败,马岱、张苞两军先退;关兴一军,被羌兵一裹,直围入西北角上去了。

诗句:

真从之,即遣人星夜驰书赴羌。    

译文:
郭淮对曹真说:“西羌的百姓,自太祖时期每年来朝贡,文帝也有恩惠加在他们身上。我们如今可以占据险要的位置,派人从小路直接进入羌中求救,答应与他们和亲。这样,西羌的百姓一定会发兵袭击蜀国的后方。我们可以同时发动大军攻打他们,前后夹击,这岂不是一个大胜利吗?”
曹真同意了郭淮的建议,立刻命令使者乘着夜色快速地赶往羌国求援。

注释:

  • 曹操: 指三国时期的魏国开国皇帝。
  • 雅丹丞相: 西羌的官员名称。
  • 越吉元帅: 西羌的另一位高级官员。
  • 铁叶裹钉: 一种用铁叶子包裹钉子的战车,用于运送粮草和军械。
  • 蒺藜: 一种古代兵器,类似于现代的刺刀。
  • 飞锤: 类似现代的小型火箭或炮弹的武器。
  • 铁车兵: 使用铁叶包裹的战车部队。
  • 韩祯: 蜀国的一个将军。
  • 张苞、关兴: 蜀国的两名年轻将领。
  • 马岱: 蜀国的另一位将领,负责向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在对抗西羌的一次战役中的策略和准备。通过郭淮和曹真的对话,我们了解到西羌与蜀汉之间有着友好的历史关系,但为了国家安全,双方需要采取联合行动来共同抵御外敌的威胁。郭淮建议利用西羌的弱点,通过外交手段诱使其攻击蜀国的背后,而蜀国则可以趁机发动正面攻势,实现两面夹击的效果。这种策略显示了诸葛亮深谋远虑和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