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孔明拜祝曰:“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却说司马懿在营中坚守,忽一夜仰观天文,大喜,谓夏侯霸曰:“吾见将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你可引一千军去五丈原哨探。若蜀人攘乱,不出接战,孔明必然患病矣。吾当乘势击之。”霸引兵而去。孔明在帐中祈禳已及六夜,见主灯明亮,心中甚喜。姜维入帐,正见孔明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忽听得寨外呐喊,方欲令人出问,魏延飞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脚步急,竟将主灯扑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惶恐,伏地请罪;姜维忿怒,拔剑欲杀魏延。正是: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原文

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动,刁斗无声。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孔明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孔明拜祝曰:“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译文

正值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那晚银河清晰可见,露水晶莹,旗帜静止,战鼓声静悄悄的。姜维在帐篷外带领四十九人守护。诸葛亮在自己的帐篷里摆放了鲜花、祭品,地上布置了七盏大灯笼,外面再布置四十九盏小灯笼,内部放置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本命灯。他拜祷道:“我生活在动乱的时代,愿意像隐居山林一样度过余生;承蒙先帝刘备三顾茅庐的信任和托孤重任,无法不竭尽全力报效国家。不幸的是,我的寿命可能即将结束。我特此写信告诉天空中的苍天,恳求您垂怜,给我延长寿命的机会。如果能得到您的眷顾,我将竭尽全力报答君主恩情,拯救百姓生命,恢复以往的秩序,永久地延续汉族的祭祀。这不是我狂妄地祈求,而是出于我深切的感情。”祷告完毕,他便在帐篷中跪坐等待天亮。第二天,他扶起刘备处理政事时,突然吐出大量鲜血。白天则策划军务,夜晚则进行道教仪式以驱邪避灾。

注释

  1. 八月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为传统的中秋佳节。
  2. 银河耿耿:形容夜空中银河清晰明亮。
  3. 玉露零零:形容秋露晶莹剔透。
  4. 旌旗不动:形容军营中一切如常。
  5. 姜维:蜀汉的将领,此处为诸葛亮的副手,负责守卫。
  6. 孔明:即诸葛亮,此处指代诸葛亮本人。
  7. 三顾茅庐:指刘备三次上山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事迹。
  8. 托孤之重:指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照顾。
  9. 天慈:意为上天的仁慈。
  10. 穹苍:天空,也用作对天的称呼。
  11. 伏惟:表示恭敬地对待。
  12. 克复旧物:恢复原有的秩序或制度。
  13. 汉祀:指汉朝的祭祀活动。
  14. 病体:指身体虚弱或有病的样子。
  15. 日则计议军机:指每日都在商讨国家大事。
  16. 步罡踏斗:道教的一种仪式,通过特定的步法和姿势来求得心灵的安宁和超度。
  17. 将星失位:比喻重要将领的命运不佳或陨落。

赏析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篇章之一,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忠诚以及他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对“北斗”、“北斗七星”等天文现象的描绘,反映了诸葛亮对于天命和宿命的深刻理解。整篇文章充满了悲壮和崇高的气息,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