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一日,幽州刺史毋丘俭上表,报称辽东公孙渊造反,自号为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建宫殿,立官职,兴兵入寇,摇动北方。睿大惊,即聚文武官僚,商议起兵退渊之策。正是:才将土木劳中国,又见干戈起外方。
未知何以御之,且看下文分解。
【诗句】:
忽一日,幽州刺史毋丘俭上表,报称辽东公孙渊造反,自号为燕王,改元绍汉元年,建宫殿,立官职,兴兵入寇,摇动北方。睿大惊,即聚文武官僚,商议起兵退渊之策。
【译文】:
忽然有一天,幽州刺史毋丘俭向朝廷上表,报告说辽东的公孙渊造反了,他自称是燕王,改年号为绍汉元年,建造了宫殿,设置了官员,发动军队入侵,使得北方动荡不安。魏帝曹睿非常惊恐,立刻召集文武官员,讨论如何出兵征讨公孙渊的问题。
【注释】:
- 忽一日:指某一天突然发生的事。
- 幽州刺史:官名,管理边疆地区的军事和治安事务。
- 毋丘俭:人名,当时担任幽州刺史。
- 上表:古代臣属向君主报告事情的文书。
- 报称:报告某人所做的事情或某种情况。
- 辽东:地名,今中国辽宁省东部及朝鲜半岛北部一带。
- 公孙渊:人名,辽东地区的一个军阀。
- 自号为燕王:自称自己的名字叫做燕王。
- 改元绍汉元年:更改年号为绍汉元年,意味着这一年以“绍汉”为年号开始。
- 建宫殿:建造宫殿,用以表示统治权威。
- 立官职:设置官员职位,以治理地方。
- 兴兵入寇:发动军队侵犯别人。
- 睿(ruì):魏帝的尊称。
- 土木劳中国:指修建长城等工程给中原人民带来的劳苦。
- 又见干戈起外方:又说战争又开始在外部发生了。
- 御之:对策、办法。
- 且看下文分解:请继续看下文,这里暗示读者下文会有新的信息或策略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魏国皇帝曹睿对于辽东地区出现的动荡情况感到震惊,并立即召集百官讨论对策。诗中通过描述毋丘俭上表的内容,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紧张和战事的紧迫性。同时,诗人通过使用“忽一日”这样的词汇,表达了事件的出人意料,以及随之而来的慌乱与担忧。整体来说,诗歌传达了一种紧急应对危机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朝廷上下一心商讨对策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