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司马懿、曹爽,扶太子曹芳即皇帝位。芳字兰卿,乃睿乞养之子,秘在宫中,人莫知其所由来。于是曹芳谥睿为明帝,葬于高平陵;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改元正始元年。司马懿与曹爽辅政。爽事懿甚谨,一应大事,必先启知。爽字昭伯,自幼出入宫中,明帝见爽谨慎,甚是爱敬。爽门下有客五百人,内有五人以浮华相尚:一是何晏,字平叔;一是邓扬,字玄茂,乃邓禹之后;一是李胜,字公昭;一是丁谧,字彦靖;一是毕轨,字昭先。又有大司农桓范字元则,颇有智谋,人多称为“智囊”。此数人皆爽所信任。

何晏告爽曰:“主公大权,不可委托他人,恐生后患。爽曰:“司马公与我同受先帝托孤之命,安忍背之?”晏曰:“昔日先公与仲达破蜀兵之时,累受此人之气,因而致死。主公如何不察也?”爽猛然省悟,遂与多官计议停当,入奏魏主曹芳曰:“司马懿功高德重,可加为太傅。”芳从之,自是兵权皆归于爽。爽命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各引三千御林军,任其出入禁宫。又用何晏、邓扬、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此五人日夜与爽议事。于是曹爽门下宾客日盛。司马懿推病不出,二子亦皆退职闲居。爽每日与何晏等饮酒作乐:凡用衣服器皿,与朝廷无异;各处进贡玩好珍奇之物,先取上等者入己,然后进宫,佳人美女,充满府院。黄门张当,谄事曹爽,私选先帝侍妾七八人,送入府中;爽又选善歌舞良家子女三四十人,为家乐。又建重楼画阁,造金银器皿,用巧匠数百人,昼夜工作。却说何晏闻平原管辂明数术,请与论《易》。时邓扬在座,问辂曰:“君自谓善《易》而语不及《易》中词义,何也?”辂曰:“夫善《易》者,不言《易》也。”晏笑而赞之曰:“可谓要言不烦。”因谓辂曰:“试为我卜一卦:可至三公否?”又问:“连梦青蝇数十,来集鼻上,此是何兆?”辂曰:“元、恺辅舜,周公佐周,皆以和惠谦恭,享有多福。今君侯位尊势重,而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求福之道。且鼻者,山也;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今青蝇臭恶而集焉。位峻者颠,可不惧乎?愿君侯裒多益寡,非礼勿履:然后三公可至,青蝇可驱也。”邓扬怒曰:“此老生之常谈耳!”辂曰:“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遂拂袖而去。二人大笑曰:“真狂士也!”辂到家,与舅言之。舅大惊曰:“何、邓二人,威权甚重,汝奈何犯之?”辂曰:“吾与死人语,何所畏耶!”舅问其故。辂曰:“邓扬行步,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此为‘鬼躁’之相。何晏视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此为‘鬼幽’之相。二人早晚必有杀身之祸,何足畏也!”其舅大骂辂为狂子而去。

诗句:

  • 当下司马懿、曹爽,扶太子曹芳即皇帝位。芳字兰卿,乃睿乞养之子,秘在宫中,人莫知其所由来。于是曹芳谥睿为明帝,葬于高平陵;尊郭皇后为皇太后;改元正始元年。司马懿与曹爽辅政。爽事懿甚谨,一应大事,必先启知。

译文:
现在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年幼的曹芳即位皇帝,而曹芳(字兰卿),是司马睿的养子,被秘密地藏匿在宫中,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来历。因此曹芳追谥司马睿为明帝,并把他安葬在高平陵。同时,曹芳尊奉郭皇后为皇太后,并在正始元年进行更改。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朝政。曹爽非常尊敬司马懿,对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必须先向司马懿请示。

关键词注释:

  • 司马睿: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的儿子,被封为武平侯。后来成为司马家族的奠基者之一,被追谥为“宣皇帝”。
  •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司马家族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曹魏政权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对魏国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曹爽:曹魏时期的政治家,司马懿的亲信。他与司马懿共同辅佐年幼的曹芳即位,但后来由于权力斗争等原因,最终被司马懿击败并处死。
  • 曹芳:曹魏第三位皇帝,字兰卿。他在位期间,经历了司马懿、曹爽等人的执政。
  • 郭皇后:曹魏时期的女性,她与曹爽的母亲一起被尊为皇太后,并对曹魏政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高平陵:曹魏时期的墓地,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
  • 司马懿: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曹魏政权的重要支柱。他在曹魏政权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对魏国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特别是曹魏政权内部的争斗和政治斗争。通过描绘司马懿和曹爽等人的形象和事迹,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风貌。其中,司马懿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慧和谋略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此外,这段文字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问题,比如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等现象的出现,以及这些现象对国家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