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吴兵退屯安丰,魏主车驾驻于项城。钟会曰:“今诸葛诞虽败,寿春城中粮草尚多,更有吴兵屯安丰以为掎角之势;今吾兵四面攻围,彼缓则坚守,急则死战;吴兵或乘势夹攻:吾军无益。不如三面攻之,留南门大路,容贼自走;走而击之,可全胜也。吴兵远来,粮必不继;我引轻骑抄在其后,可不战而自破矣。”昭抚会背曰:“君真吾之子房也!”遂令王基撤退南门之兵。却说吴兵屯于安丰,孙綝唤朱异责之曰:“量一寿春城不能救,安可并吞中原?如再不胜必斩!”朱异乃回本寨商议。于诠曰:“今寿春南门不围,某愿领一军从南门入去,助诸葛诞守城。将军与魏兵挑战,我却从城中杀出:两路夹攻,魏兵可破矣。”异然其言。于是全怿、全端、文钦等,皆愿入城。遂同于诠引兵一万,从南门而入城。魏兵不得将令,未敢轻敌,任吴兵入城,乃报知司马昭。昭曰:“此欲与朱异内外夹攻,以破我军也。”乃召王基、陈骞分付曰:“汝可引五千兵截断朱异来路,从背后击之。”二人领命而去。朱异正引兵来,忽背后喊声大震:左有王基,右有陈骞,两路军杀来。吴兵大败。朱异回见孙綝,綝大怒曰:“累败之将,要汝何用!”叱武士推出斩之。又责全端子全祎曰:“若退不得魏兵,汝父子休来见我!”于是孙綝自回建业去了。
诗句:
时吴兵退屯安丰,魏主车驾驻于项城。钟会曰:“今诸葛诞虽败,寿春城中粮草尚多,更有吴兵屯安丰以为掎角之势;今吾兵四面攻围,彼缓则坚守,急则死战;吴兵或乘势夹攻:吾军无益。不如三面攻之,留南门大路,容贼自走;走而击之,可全胜也。吴兵远来,粮必不继;我引轻骑抄在其后,可不战而自破矣。”昭抚会背曰:“君真吾之子房也!”遂令王基撤退南门之兵。
译文:
此时吴国军队已退回到安丰驻扎,魏文帝的车驾就停在项城。钟会说:“现在诸葛诞虽然失败,但寿春城中的粮食仍然很多,再加上有吴国的军队驻扎在安丰作为我们的辅助力量;如果我们从四面围攻他们,他们如果暂时防守就会坚守阵地,我们进攻就会拼死抵抗;而吴国的军队或许趁此机会从两翼夹击我军,对我们的军队没有好处;不如我们只从三个方向进攻,留下南门大路,让他们自由逃跑;如果他们逃跑了,我们就攻击他们,可以完全胜利;吴国的军队远离本国而来,粮食一定不能支持很久;我们带领精锐骑兵抄到他们的背后,就可以不用交战就打败他们。”魏帝司马昭抚摸着钟会的背部说:“您真是我的张良啊!”于是下令王基撤退南门的军队。
赏析:
这段对话展现了钟会的智慧与谋略,他分析了战场形势,指出了敌人的优势和弱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他建议魏帝司马昭放弃正面的硬战,而是采取分兵的策略,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和士气。这种策略在后来的军事史上被广泛引用,成为了一种经典的战术思想。同时,这也体现了钟会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和灵活应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