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司马昭闻诸葛诞会合吴兵前来决战,乃召散骑长史裴秀、黄门侍郎钟会,商议破敌之策。钟会曰:“吴兵之助诸葛诞,实为利也;以利诱之,则必胜矣。”昭从其言,遂令石苞、州泰先引两军于石头城埋伏,王基、陈骞领精兵在后,却令偏将成倅引兵数万先去诱敌;又令陈俊引车仗牛马驴骡,装载赏军之物,四面聚集于阵中,如敌来则弃之。
是日,诸葛诞令吴将朱异在左,文钦在右,见魏阵中人马不整,诞乃大驱士马径进。成倅退走,诞驱兵掩杀,见牛马驴骡,遍满郊野;南兵争取,无心恋战。忽然一声炮响,两路兵杀来:左有石苞,右有州泰,诞大惊,急欲退时,王基、陈骞精兵杀到。诞兵大败。司马昭又引兵接应。诞引败兵奔入寿春,闭门坚守。昭令兵四面围困,并力攻城。
诗句
1. 却说司马昭闻诸葛诞会合吴兵前来决战,乃召散骑长史裴秀、黄门侍郎钟会,商议破敌之策。
- 注释:这句子说明司马昭听闻消息后,召集了两位官员来讨论如何应对诸葛亮和吴国的联合进攻。
2. 钟会曰:“吴兵之助诸葛诞,实为利也;以利诱之,则必胜矣。”
- 注释:钟会建议利用利益诱惑吴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战争的胜利。
3. 昭从其言,遂令石苞、州泰先引两军于石头城埋伏,王基、陈骞领精兵在后,却令偏将成倅引兵数万先去诱敌;又令陈俊引车仗牛马驴骡,装载赏军之物,四面聚集于阵中,如敌来则弃之。
- 注释:司马昭听从了钟会的建议,命令石苞和州泰先一步在石头城埋伏起来,王基和陈骞带领精锐部队在其后待命,而偏将成倅则率领数万军队先行去诱敌深入,并命令陈俊带领车辆、武器、牲畜等物资四散布置在阵势之中,一旦敌人接近就立即丢弃。
4. 是日,诸葛诞令吴将朱异在左,文钦在右,见魏阵中人马不整,诞乃大驱士马径进。成倅退走,诞驱兵掩杀,见牛马驴骡,遍满郊野;南兵争取,无心恋战。
- 注释:当日,诸葛诞命令自己的将领朱异和文钦分别在左翼和右翼指挥进攻,当看到魏军的阵营混乱时,他命令士兵全力推进。成倅撤退,诸葛诞的部队随即发动攻势,看见四处都是牛马驴骡等军用物资,这些物资吸引了南朝士兵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无心恋战。
5. 忽然一声炮响,两路兵杀来:左有石苞,右有州泰,诞大惊,急欲退时,王基、陈骞精兵杀到。诞兵大败。
- 注释:突然,一阵炮火响起,左右两边的军队同时发起攻击,左边由石苞率领,右边由州泰率领。诸葛诞大吃一惊,想要撤退的时候,王基和陈骞已经率精锐部队杀到。结果诸葛诞的部队被打败。
译文
诸葛诞得知司马昭集结兵力准备迎战自己和吴国联军的消息后,召集了裴秀和钟会来商讨对策。钟会建议利用利益诱使吴军,从而确保胜利。司马昭采纳了这个建议,并部署了石苞和州泰在石头城的后方布下埋伏,而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在后面准备接应。同时,他又让成倅引诱敌军深入,并让陈俊负责将车辆、武器、牲畜等物资分散布置在战场各处,以便在敌军到来时能够迅速转移战场。
当日,诸葛诞命令朱异和文钦分别负责左、右两翼的攻击。当他们观察到魏军的阵营出现混乱时,便下令全军全力推进。成倅撤退,诸葛诞的部队随即开始冲锋。与此同时,王基和陈骞率领的精锐部队突然出现在战场上。面对两路夹击的局面,诸葛诞的军队惊慌失措,最终被彻底击败。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联军之间的一场激烈战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双方的军事策略以及战斗中的心理变化。首先通过钟会的计策突出了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司马昭的布局展示了他对形势的判断和对战术的掌控。接着通过诸葛诞的命令揭示了他的军事策略和军队的心理状态。最后通过战斗的展开和双方的反应,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