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遂暗发密书与扬州刺史乐綝。一面遣使赍诏征诞为司空。诞得了诏书,已知是贾充告变,遂捉来使拷问。使者曰:“此事乐綝知之。”诞曰:“他如何得知?”使者曰:“司马将军已令人到扬州送密书与乐綝矣。”诞大怒,叱左右斩了来使,遂起部下兵千人,杀奔扬州来。将至南门,城门已闭,吊桥拽起。诞在城下叫门,城上并无一人回答。诞大怒曰:“乐綝匹夫,安敢如此!”遂令将士打城。手下十余骁骑,下马渡壕,飞身上城,杀散军士,大开城门,于是诸葛诞引兵入城,乘风放火,杀至綝家。綝慌上楼避之。诞提剑上楼,大喝曰:“汝父乐进,昔日受魏国大恩!不思报本,反欲顺司马昭耶!”綝未及回言,为诞所杀。一面具表数司马昭之罪,使人申奏洛阳;一面大聚两淮屯田户口十余万,并扬州新降兵四万余人,积草屯粮,准备进兵;又令长史吴纲,送子诸葛靓入吴为质求援,务要合兵诛讨司马昭。
这首诗的标题是《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它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之一。
诗句:
- 昭遂暗发密书与扬州刺史乐綝。
- 这句话的意思是“司马懿暗中给扬州刺史乐綝发送了密信”。
- 一面遣使赍诏征诞为司空。
- 这句话的意思是“同时派遣使者拿着诏书征召诸葛诞为司空”。
- 诞得了诏书,已知是贾充告变,遂捉来使拷问。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诞收到了诏书,已经知道是贾充告变了,于是逮捕了使者拷问”。
- 使者曰:“此事乐綝知之。”
- 这句话的意思是“使者说:‘这件事乐綝知道’”。
- 诞曰:“他如何得知?”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诞说:‘他怎么知道的?’”。
- 使者曰:“司马将军已令人到扬州送密书与乐綝矣。”
- 这句话的意思是“使者说:‘司马将军已经派人到扬州送密信给乐綝了’”。
- 诞大怒,叱左右斩了来使,遂起部下兵一千人,杀奔扬州来。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诞非常生气,命令左右的人杀了使者,于是带领一千士兵,杀奔扬州来”。
- 将至南门,城门已闭,吊桥拽起。
-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诸葛诞到达南门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了,吊桥也被拉起来了”。
- 诞在城下叫门,城上并无一人回答。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诞在城下大声呼喊,但是城门上没有人回应”。
- 诞大怒曰:“乐綝匹夫,安敢如此!”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诞非常生气地说:‘乐綝你这个小人,怎么敢这样做!’”。
- 遂令将士打城。手下十余骁骑,下马渡壕,飞身上城,杀散军士,大开城门。
-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他命令将士攻打城墙。手下的十多名勇士,下马跳过护城河,飞身上城墙,杀死了许多军士,打开了城门”。
- 于是诸葛诞引兵入城,乘风放火,杀至綝家。綝慌上楼避之。
-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诸葛诞带领军队进入城中,乘着风势放火烧起来,一直杀到了乐綝的家里”。
- 綝未及回言,为诞所杀。
- 这句话的意思是“乐綝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被诸葛诞杀死了”。
- 一面具表数司马昭之罪,使人申奏洛阳;一面大聚两淮屯田户口十余万,并扬州新降兵四万余人,积草屯粮,准备进兵;又令长史吴纲,送子诸葛靓入吴为质求援,务要合兵诛讨司马昭。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诞一面写表章列举司马昭的罪行,派人向洛阳报告;一面大量聚集两淮屯田户口十余万人,并扬州新降兵四万多人,收集粮食储备军需,准备进军。同时命令长史吴纲,送儿子诸葛靓到东吴做人质请求援助,务必要合兵讨伐司马昭”。
译文:
司马昭秘密写信给扬州刺史乐綝,派使者带诏书去征召诸葛诞为司空。诸葛诞收到诏书后就知道这是贾充告变的消息,就逮捕使者拷问。使者告诉他说:“这是司马将军让人送来的密信。”诸葛诞说:“他怎么知道的?”使者说:“司马将军已经派人到扬州送密信给乐綝了。”诸葛诞大怒,命令左右的人杀了使者,于是率领一千名士兵,杀奔扬州来。他们到达南门时,城门已经被关上,吊桥也被拉了起来。诸葛诞在城下大声呼喊,但是没有人回应。他非常生气地说:“乐綝这个小人,怎么敢这样对待我!”于是他让士兵们攻打城墙。手下的十多名勇士下马跳过护城河,飞身上城墙,杀死了许多军士,打开了城门。于是诸葛诞带领军队进入城中,乘着风势放火烧起来,一直杀到了乐綝的家里。乐綝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被诸葛诞杀死了。诸葛诞一方面写表章列举司马昭的罪行,派人向洛阳报告;另一方面大量聚集两淮屯田户口十余万人,并扬州新降兵四万多人,收集粮食储备军需,准备进军。同时命令长史吴纲,送儿子诸葛靓到东吴做人质请求援助,务必要合兵讨伐司马昭。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诸葛诞与司马昭之间的冲突和斗争。诸葛诞得知司马昭派人来扬州的消息后,开始策划反击。他逮捕了使者并拷问其内容,得知是司马昭派人来的密信。因此,诸葛诞决定进攻扬州。在进攻过程中,诸葛诞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成功攻占了扬州,并且对乐綝进行了攻击。诸葛诞还派人向洛阳报告情况,并请求援助。最后,诸葛诞继续追击司马昭的军队。整首诗描绘了诸葛诞的智慧、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