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钟会请姜维问曰:“吾夜梦大蛇数千条咬吾,主何吉凶?”维曰:“梦龙蛇者,皆吉庆之兆也。”会喜,信其言,乃谓维曰:“器仗已备,放诸将出问之,若何?”维曰:“此辈皆有不服之心,久必为害,不如乘早戮之。”会从之,即命姜维领武士往杀众魏将。维领命,方欲行动,忽然一阵心疼,昏倒在地;左右扶起,半晌方苏。忽报宫外人声沸腾。会方令人探时,喊声大震,四面八方,无限兵到。维曰:“此必是诸将作恶,可先斩之。”忽报兵已入内。会令闭上殿门,使军士上殿屋以瓦击之,互相杀死数十人。宫外四面火起,外兵砍开殿门杀入。会自掣剑立杀数人,却被乱箭射倒。众将枭其首。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宫中死者数百人。卫瓘曰:“众军各归营所,以待王命。”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众将又尽取姜维家属杀之。邓艾部下之人,见钟会、姜维已死,遂连夜去追劫邓艾。早有人报知卫瓘。瓘曰:“是我捉艾;今若留他,我无葬身之地矣。”护军田续曰:“昔邓艾取江油之时,欲杀续,得众官告免。今日当报此恨!”瓘大喜,遂遣田续引五百兵赶至绵竹,正遇邓艾父子放出槛车,欲还成都。艾只道是本部兵到,不作准备;欲待问时,被田续一刀斩之。邓忠亦死于乱军之中。后人有诗叹邓艾曰:“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又有诗叹钟会曰:“髫年称早慧,曾作秘书郎。妙计倾司马,当时号子房。寿春多赞画,剑阁显鹰扬。不学陶朱隐,游魂悲故乡。”又有诗叹姜维曰:“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第一百一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诗句原文:
却说钟会请姜维问曰:“吾夜梦大蛇数千条咬吾,主何吉凶?”维曰:“梦龙蛇者,皆吉庆之兆也。”会喜,信其言,乃谓维曰:“器仗已备,放诸将出问之,若何?”维曰:“此辈皆有不服之心,久必为害,不如乘早戮之。”会从之,即命姜维领武士往杀众魏将。维领命,方欲行动,忽然一阵心疼,昏倒在地;左右扶起,半晌方苏。忽报宫外人声沸腾。会方令人探时,喊声大震,四面八方,无限兵到。维曰:“此必是诸将作恶,可先斩之。”忽报兵已入内。会令闭上殿门,使军士上殿屋以瓦击之,互相杀死数十人。宫外四面火起,外兵砍开殿门杀入。会自掣剑立杀数人,却被乱箭射倒。众将枭其首。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宫中死者数百人。卫瓘曰:“众军各归营所,以待王命。”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众将又尽取姜维家属杀之。邓艾部下之人,见钟会、姜维已死,遂连夜去追劫邓艾。早有人报知卫瓘。瓘曰:“是我捉艾;今若留他,我无葬身之地矣。”护军田续曰:“昔邓艾取江油之时,欲杀续,得众官告免。今日当报此恨!”瓘大喜,遂遣田续引五百兵赶至绵竹,正遇邓艾父子放出槛车,欲还成都。艾只道是本部兵到,不作准备;欲待问时,被田续一刀斩之。邓忠亦死于乱军之中。后人有诗叹邓艾曰:“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又有诗叹钟会曰:“髫年称早慧,曾作秘书郎。妙计倾司马,当时号子房。寿春多赞画,剑阁显鹰扬。不学陶朱隐,游魂悲故乡。”又有诗叹姜维曰:“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译文及注释:
1. 诗句原文与翻译
1) 钟会请求姜维讨论收服邓艾的计划。
- 原文: “却说钟会请姜维问曰:‘吾夜梦大蛇数千条咬吾,主何吉凶?’维曰:‘梦龙蛇者,皆吉庆之兆也。’会喜,信其言,乃谓维曰:‘器仗已备,放诸将出问之,若何?’”
- 翻译:钟会邀请姜维讨论如何收服邓艾的计划。
2) 钟会对姜维的预言感到高兴并相信了这一预言。
- 原文: “维曰:‘此辈皆有不服之心,久必为害,不如乘早戮之。’会从之,即命姜维领武士往杀众魏将。”
- 翻译:姜维认为这些将领心怀不满,迟早会成为祸害,建议趁早杀掉他们。钟会听从了这一建议,命令姜维带领士兵去执行杀戮任务。
3) 钟会下令关闭宫殿的门,并用瓦片攻击进入的兵士,导致大量伤亡。
- 原文: “维领命,方欲行动,忽然一阵心疼,昏倒在地;左右扶起,半晌方苏。忽报宫外人声沸腾。会方令人探时,喊声大震,四面八方,无限兵到。”
- 翻译:姜维正准备行动时,突然感到心痛而昏倒;醒来后得知宫外一片喧哗和混乱,大批敌军已经攻入。
4) 姜维在宫中目睹了钟会和众多将领被杀的情景。
- 原文: “维曰:‘此必是诸将作恶,可先斩之。’忽报兵已入内。会令闭上殿门,使军士上殿屋以瓦击之,互相杀死数十人。宫外四面火起,外兵砍开殿门杀入。会自掣剑立杀数人,却被乱箭射倒。众将枭其首。”
- 翻译:姜维建议先杀掉参与作恶的将领,钟会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宫中传出钟会已被杀害的消息,同时姜维也在混乱中被杀。
5) 姜维因未能成功而被钟会杀死。
- 原文: “维拔剑上殿,往来冲突,不幸心疼转加。维仰天大叫曰:‘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宫中死者数百人。”
- 翻译:姜维在战斗中不断受伤,最终因心脉受损倒地身亡。钟会声称这是命中注定的结果。
6) 卫瓘报告说所有士兵都已返回各自的营中等待命令。
- 原文: “卫瓘曰:‘众军各归营所,以待王命。’魏兵争欲报仇,共剖维腹,其胆大如鸡卵。众将又尽取姜维家属杀之。邓艾部下之人,见钟会、姜维已死,遂连夜去追劫邓艾。”
- 翻译:卫瓘向钟会汇报称所有士兵都已返回各自营地等待进一步的指示。魏军纷纷要求复仇,共同剖开了姜维的肚子,发现他的胆非常像鸡蛋那么大。众将领也陆续地杀害了姜维的家属。邓艾的部下看到钟会和姜维都死了,就连夜去追赶并劫掠邓艾。
2. 诗句赏析
- 钟会的决策失误:钟会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牺牲姜维的生命,显示出他对形势的判断出现严重偏差。
- 姜维的策略:尽管姜维试图通过斩杀敌方将领来消除威胁,但他最终未能成功,反而自己遭到了致命一击。
- 卫瓘的态度:卫瓘虽然在表面上报告了情况,但内心可能对钟会的做法有所不满,这反映出古代政治局势中权力斗争的复杂性。
- 邓艾的行动:邓艾在得知钟会和姜维死亡的消息后迅速采取行动,显示出其在战场上的果敢和决断力。
3. 人物分析
- 钟会:作为一位野心勃勃的将军,钟会在处理军事和政治事务时显得果断而冷酷。然而,他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道德原则,这种策略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 姜维:作为一名忠诚于蜀汉的将领,姜维本应是钟会手下的重要棋子。然而,他的过度自信和缺乏战略考虑最终导致了自身的悲剧性结局。
- 卫瓘:作为一个高级官员,卫瓘在关键时刻选择支持钟会而非维护正义和道德底线,这也反映了古代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和权力游戏的残酷性。
4. 历史背景
-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错综复杂,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人物的命运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5.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本篇诗歌运用了对话形式来展现情节,通过直接的对话方式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和生动性。此外,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紧迫感。
- 情感表达:诗歌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氛围的渲染,深刻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特别是姜维在面对失败和背叛时的绝望和愤怒,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6. 文化意义
- 历史反思: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命运,引发了人们对权力、道德和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诱惑时要保持警惕和自律,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在权力游戏中失去自我的人们的命运。
7. 现代应用
- 教育启示:这首诗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部分,用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这首诗的故事和背景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其中的道德价值观念。
- 文学价值: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