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钟会正与姜维谋反,忽报司马昭有书到。会接书。书中言:“吾恐司徒收艾不下,自屯兵于长安;相见在近,以此先报。”会大惊曰:“吾兵多艾数倍,若但要我擒艾,晋公知吾独能办之。今日自引兵来,是疑我也!”遂与姜维计议。维曰:“君疑臣则臣必死,岂不见邓艾乎?”会曰:“吾意决矣!事成则得天下,不成则退西蜀,亦不失作刘备也。”维曰:“近闻郭太后新亡,可诈称太后有遗诏,教讨司马昭,以正弑君之罪。据明公之才,中原可席卷而定。”会曰:“伯约当作先锋。成事之后,同享富贵。”维曰:“愿效犬马微劳,但恐诸将不服耳。”会曰:“来日元宵佳节,于故宫大张灯火,请诸将饮宴。如不从者尽杀之。”维暗喜。次日,会、维二人请诸将饮宴。数巡后,会执杯大哭。诸将惊问其故,会曰:“郭太后临崩有遗诏在此,为司马昭南阙弑君,大逆无道,早晚将篡魏,命吾讨之。汝等各自佥名,共成此事。”众皆大惊,面面相觑。会拔剑出鞘曰:“违令者斩!”众皆恐惧,只得相从。画字已毕,会乃困诸将于宫中,严兵禁守。维曰:“我见诸将不服,请坑之。”会曰:“吾已令宫中掘一坑,置大棒数千;如不从者,打死坑之。”
诗句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译文
- 钟会正在与姜维密谋背叛司马昭。
- 突然有消息报告说司马昭送来一封信。
- 钟会打开信后大惊失色,因为信中说:“我担心司徒收留艾不容易,所以已经自己带兵驻扎在长安。现在你们就在附近,先来报个信。”
- 钟会大为震惊,认为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去抓艾,司马昭一定会知道只有他能成功完成这项任务。因此,他今天亲自带兵前来,显然是怀疑自己了!于是与姜维商量对策。
- 姜维劝道:“你这样怀疑我,我就会死,这不是像邓艾那样吗?”
- 钟会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成功了就能统一天下,失败了就退回西蜀,也能保持现在的刘备地位。”
- 姜维建议:“最近听说郭太后刚去世,我们可以谎称她有遗诏,命令我们讨伐司马昭,来正告他的弑君之罪。凭借您的才能,中原地区完全可以一举平定。”
- 钟会说:“伯约您将担任先锋。成功后,我们一起享受富贵。”
- 姜维则表示:“我愿意尽力效劳,只是担心其他将领不会接受我的做法。”
- 钟会决定:“明天元宵节,在皇宫里举行盛大的灯光晚会,邀请各位将领一起喝酒庆祝。如果不服从命令的人,一律处死!”
注释
-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众多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
- 第一百一十九回: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分,涉及钟会和姜维的故事。
- 假投降:指故意装作投降以骗取信任。
- 依样画葫芦:比喻模仿别人的办法或做法,没有自己的创新。
-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习俗是赏灯、猜灯谜和吃元宵。
- 宫中大张灯火:指在皇宫里举行盛大的灯光活动。
- 佥名:这里指签字同意的意思。
赏析
本回描绘了钟会和姜维为了对付司马昭而策划的一系列行动。通过“假投降”和“依样画葫芦”,二人试图混淆视听,制造一种假象来误导对手。然而,他们的计划最终被识破,并遭到了严厉的处罚。这一情节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中的狡猾与权谋,同时也展现了姜维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