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一日,众头领正聚义厅上商议事务,只见小喽啰报上山来,说道:“济州府差拨军官,带领约有一千人马,乘驾大小船四五百只,见在石碣村湖荡里屯住,特来报知。”晁盖大惊,便请军师吴用商议道:“官军将至,如何迎敌?”吴用笑道:“不须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此乃兵家常事。”随即唤阮氏三雄,附耳低言道如此如此;又唤林冲、刘唐受计道,你两个便这般这般;再加杜迁、宋万也分付了。正是:西迎项羽三千阵,今日先施第一功。
且说济州府尹点差团练使黄安,并本府捕盗官一员,带领一千余人,拘刷本处船只,就石碣村湖荡调拨,分开船只,作两路来取泊子。
且说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上船,摇旗呐喊,杀奔金沙滩来。看看渐近滩头,只听得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黄安道:“这不是画角之声?”且把船来分作两路,去那芦花荡中湾住看时,只见水面上远远地三只船来。看那船时,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立着一个人,头带绛红巾,都一样身穿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人都一般打扮。于内有人认得的,便对黄安说道:“这三只船上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黄安道:“你众人与我一齐并力向前,拿这三个人。”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齐发着喊,杀奔前去。那三只船唿哨了一声,一齐便回。黄团练把手内枪拈搭动,向前来叫道:“只顾杀这贼,我自有重赏!”
水浒传 · 第二十回 ·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原文:
忽一日,众头领正聚义厅上商议事务,只见小喽啰报上山来,说道:“济州府差拨军官,带领约有一千人马,乘驾大小船四五百只,见在石碣村湖荡里屯住,特来报知。”晁盖大惊,便请军师吴用商议道:“官军将至,如何迎敌?”吴用笑道:“不须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此乃兵家常事。”随即唤阮氏三雄,附耳低言道如此如此;又唤林冲、刘唐受计道,你两个便这般这般;再加杜迁、宋万也分付了。正是:西迎项羽三千阵,今日先施第一功。
译文:
有一天,众位头领正在聚义厅上商讨事情,突然有小喽啰报告说:“济州府的差官率领大约一千名士兵,乘坐着四五百艘船只在石碣村湖荡中驻扎下来,特地前来汇报。”晁盖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惊慌,于是向军师吴用请教对策,问:“官军即将到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吴用笑着说:“不要担心,吴某自有办法。俗话说得好:‘水来土能挡,兵到人能迎。’这是战争中的常理。”随后,他低声对阮氏三兄弟说具体行动方案,并命令林冲和刘唐执行这一计划;同时,他还告诉杜迁和宋万相应的安排。正如古人所说,西面的项羽曾指挥过三千大军,今天让我们首先发起攻击吧。
注释:
- 晁盖: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好汉之一,原是东溪村财主,后来加入了梁山。
- 聚义厅:指梁山好汉们的议事或聚会的地方。
- 小喽啰:指梁山泊中的普通士兵或下属。
- 济州府:古代地名,此处代指宋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
- 差拨军官:宋代地方官员,负责管理地方治安及征税等事务。
- 大小船四五百只:数量不详,可能是指济州府的船队数量。
- 黄安:济州府的团练使,此处指派去攻打梁山泊的将领。
- 西迎项羽三千阵:比喻以弱胜强,利用地理优势打败敌人。
- 重赏:给予奖赏,通常表示胜利后的奖励。
- 杜迁、宋万:梁山泊的两位重要将领,在此事件中被吴用吩咐进行相应安排。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宋江和他的兄弟们面临的危机——来自官府的大军即将来袭。晁盖作为首领,面对这样的压力感到不安,他请求军师吴用来寻找解决之道。诗句中透露出紧张的气氛以及对未来可能战斗的预期。通过描述与部下的具体沟通和战术布置,展现了梁山众人的智慧和团结一致对抗强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