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诗句解读

1 水浒传 · 第三十九回 ·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 这个标题指的是《水浒传》中的第39回,讲述了宋江在浔阳楼上吟咏反诗的故事。宋江和戴宗是故事中的角色,而“浔阳楼”则可能是事件发生的地点。

  1.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 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吟出的反诗。其中,“自幼曾攻经史”表明宋江从小就学习了经典和历史;“长成亦有权谋”说明他的智谋和权宜之计都很出色;“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比喻他自己像一只潜伏在荒丘上的猛虎,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准备随时出击;“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反映了他在浔阳楼被陷害的不幸;最后的“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表达了他对复仇的期望和决心。

  2.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吟完诗后写下的四句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成功的自信。

  3.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 - 描述了宋江在完成诗歌后的反应和行为,先是观看自己的作品,然后大笑着,接着喝了几杯酒后变得非常高兴和放纵,最终拿起笔来写下了新的四句诗。

  4. 郓城宋江作。 - 这句话是宋江为这首诗所写的标题,显示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认可和自豪。

  5. 掷笔在桌上,再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给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 描述了宋江喝醉后的一系列行为:他掷笔、唱歌、饮酒、甚至叫酒保结算并赏钱,最后他醉酒倒在床上睡觉,直到天亮才醒来,并且完全忘记了昨天在浔阳楼的行为。

译文

  •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在浔阳楼吟出反诗,表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报仇的渴望。
  • 宋江在写完反诗后感到高兴,继续饮酒并写下新的四句诗。
  • 宋江喝醉后的行为包括掷笔、唱歌、喝酒、赏钱等,并在醉酒中倒在床上休息,直到天亮才醒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宋江的视角展现了他对命运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的诗句充满了对权力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复仇的坚决态度。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想法,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