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吼叫轰霹雳,两眼圆睁闪电光。
摇头摆尾欺存孝,舞爪张牙啖狄梁。
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勾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场。有诗为证:
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猛虎聚林丘。
因将老母身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
手执钢刀探虎穴,心如烈火报冤仇。
诗句及译文:
- 一声吼叫轰霹雳,两眼圆睁闪电光。
- 注释:李逵一声巨吼,如同雷霆之怒,双目圆睁,闪烁着闪电般的光辉。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李逵出场时的气势和威猛,犹如雷霆万钧、电光火石般震撼人心。
- 摇头摆尾欺存孝,舞爪张牙啖狄梁。
- 注释:李逵摇动尾巴,如同欺侮人一般;挥舞着爪子,张开牙齿,如同吞噬狄梁一样。
- 赏析: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李逵在战斗中矫健的身姿和凶猛的攻势,仿佛一只猛兽。
- 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
- 注释:那凶猛的大虫面对李逵时,气势汹汹地发起猛烈攻击。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李逵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 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 注释:李逵并不慌张,而是趁势而上,手起刀落,准确无误地刺中了那只大虫的颈部。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李逵在关键时刻冷静应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制服对手的英姿。
- 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
- 注释:那只大虫没有再进行挣扎和扑击,一方面是因为疼痛,另一方面是因为伤势严重。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李逵在战斗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他巧妙地利用对手的弱点来制服对手。
- 那大虫退不勾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 注释:那只大虫后退了不到五七步的距离,就听到一声巨响,如同倒塌的山峰一般,随即倒在地上死亡。
- 赏析:这句诗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描绘了战斗的紧张和激烈,同时也展示了李逵的勇猛和果断。
-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
- 注释:李逵一时间杀死了母子四只老虎,然后又来到了虎窝边,检查了一遍武器,生怕还有老虎存在,已经没有踪影。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李逵在战斗中展现出的勇猛和果断,他不仅杀死了老虎,还对战斗进行了彻底的检查和准备。
- 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 注释:李逵疲惫不堪,走向泗州大圣庙休息,直到天亮才休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李逵在战斗中消耗巨大后的状态,以及他对休息的重视。
- 次日早晨,李逵却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泗州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
- 注释:第二天早晨,李逵来清理母亲的双腿和剩下的骨头,用布衫包裹起来,最后在泗州大圣庙后挖了一个土坑埋葬了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李逵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和尊重,以及对母亲遗体的妥善处理。
- 李逵大哭了一场。
- 注释:李逵痛哭了一场。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李逵在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心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母亲的感情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