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直到黄昏时候,方才卸了衣袍服色,着当直的背了,将着金枪,径回家来。到得班门口,邻舍说道:“娘子在家失盗,等候得观察不见回来。”徐宁吃了一惊,慌忙奔到家里。两个丫嬛迎门道:“官人五更出去,却被贼人闪将入来,单单只把梁上那个皮匣子盗将去了!”徐宁听罢,只叫那连声的苦,从丹田底下直滚出口角来。娘子道:“这贼正不知几时闪在屋里?”徐宁道:“别的都不打紧,这副雁翎甲乃是祖宗留传四代之宝,不曾有失。花儿王太尉曾还我三万贯钱,我不曾舍得卖与他,恐怕久后军前阵后要用。生怕有些差池,因此拴在梁上。多少人要看我的,只推没了。今次声张起来,枉惹他人耻笑。今却失去,如之奈何?”徐宁一夜睡不着,思量道:“不知是甚么人盗了去?也是曾知我这副甲的人。”娘子想道:“敢是夜来灭了灯时,那贼已躲在家里了。必然是有人爱你的,将钱问你买不得,因此使这个高手贼来盗了去。你可央人慢慢缉访出来,别作商议,且不要打草惊蛇。”徐宁听了,到天明起来,在家里纳闷。怎见得徐宁纳闷?正是:

诗句:
水浒传 · 第五十六回 · 回吴用使时迁盗甲汤隆赚徐宁上山
译文:
水浒传中第五十六回讲述了吴用和时迁如何利用汤隆的计谋使徐宁上了梁山。

注释:

  •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宋江领导梁山好汉的故事。
  • “第五十六回”:这是《水浒传》中的第56个故事章节。
  • “回”:古代书籍的一种格式。
  • “吴用使时迁盗甲”:指智多星吴用安排时迁实施盗窃行为。
  • “汤隆”:故事中的配角,帮助徐宁上山的重要人物。
  • “赚”:诱骗、欺骗的意思。
  • “徐宁”:故事中的人物,被汤隆所骗而上了梁山。
  • “梁上那个皮匣子”:指的是徐宁珍藏的雁翎甲,被盗贼所盗。
  • “连声的苦”:形容徐宁听到消息后非常痛苦。
  • “娘子”:这里是指徐宁的妻子,关心并安慰他。
  • “贼人闪将入来”:形容盗贼巧妙地进入徐宁家中进行盗窃。
  • “四代之宝”:指的是徐宁祖传下来的珍贵物品,具有极高的价值。
  • “花儿王太尉”:指的是曾向徐宁支付三万贯钱的官员。
  • “拴在梁上”:指的是将珍贵的物品放置在显眼的地方,以防止丢失。
  • “枉惹他人耻笑”:担心自己的财物被盗会让别人嘲笑自己。
  • “思量”:思考、忧虑的意思。
  • “灭了灯时”:暗指盗贼趁黑暗的时候潜入家中行窃。
  • “必然是有人爱你的”:暗示盗贼可能是为了徐宁所珍爱的物品而行动。
  • “央人慢慢缉访出来”:让家人找人调查是谁偷走了东西。
  • “别作商议,且不要打草惊蛇”:建议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惊动真正的盗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徐宁家中被盗的惊险经历和他妻子对他遭遇的担忧与支持。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盗贼的狡猾以及徐宁对家族宝物的珍视和对失窃事件的焦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言描绘和情感表达,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徐宁的心情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最后的无奈,反映了他在面对意外损失时的复杂情感变化。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了一个古代家庭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变化和社会背景,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