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皂沿边白绢道服,系一条杂采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手里拿一副赛黄金熟铜铃杵。李逵戗几根蓬松黄发,绾两枚浑骨丫髻,黑虎躯穿一领粗布短褐袍,飞熊腰勒一条杂色短须绦,穿一双蹬山透土靴,担一条过头木拐棒,挑着个纸招儿,上写着“讲命谈天,卦金一两”。

吴用、李逵两个打扮了,锁上房门,离了店肆,望北京城南门来。行无一里,却早望见城门。端的好个北京!但见:

城高地险,堑阔濠深。一周回鹿角交加,四下里排叉密布。敌楼雄壮,缤纷杂采旗幡;堞道坦平,簇摆刀枪剑戟。钱粮浩大,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东西院内,笙箫鼓乐喧天;南北店中,行货钱财满地。公子跨金鞍骏马,佳人乘翠盖珠軿。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

水浒传 · 第六十一回 ·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 这首诗描述了《水浒传》中吴用和张顺的装扮,以及他们前往北京城南门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水浒传 · 第六十一回 ·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吴用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皂沿边白绢道服,系一条杂采吕公绦,着一双方头青布履,手里拿一副赛黄金熟铜铃杵。李逵戗几根蓬松黄发,绾两枚浑骨丫髻,黑虎躯穿一领粗布短褐袍,飞熊腰勒一条杂色短须绦,穿一双蹬山透土靴,担一条过头木拐棒,挑着个纸招儿,上写着“讲命谈天,卦金一两”。    
  • 【吴用】: 本名吴学究,绰号“玉麒麟”,是梁山好汉之一,智谋出众,善于用计。
  • 【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 这是一种古代文人常见的头饰,用来修饰头发,增加文雅之气。
  • 【穿一领皂沿边白绢道服】: 这是一种道士的服饰,通常用于道士或僧人。
  • 【系一条杂采吕公绦】: 这是一种带有各种颜色的丝带制成的腰带,用以装饰或表示身份地位。
  • 【手里拿一副赛黄金熟铜铃杵】: 这是一种打击乐器,铃杵是击打时使用的道具,这里可能是指用它作为武器。
  • 【李逵】: 本名李逵,绰号“黑旋风”,是梁山好汉之一,力大无穷,性格豪迈直爽。
  • 【戗几根蓬松黄发】: “戗”意为梳理、整理,蓬松黄发形容李逵的头发杂乱无章。
  • 【绾两枚浑骨丫髻】: “浑骨丫髻”是一种古代女性的发式,特点是头顶高束,两侧垂下。
  • 【黑虎躯穿一领粗布短褐袍】: “黑虎躯”指身材魁梧,粗布短褐袍是古代的一种平民衣物。
  • 【飞熊腰勒一条杂色短须绦】: “飞熊”指李逵,因为他的力气大如熊,所以称其为“飞熊”。腰间的杂色短须绦表明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 【穿一双蹬山透土靴】: 这种靴子是用皮革制成的,鞋底有花纹,可以防滑。
  • 【担一条过头木拐棒】: “过头木拐棒”是一种长柄武器,可以用来打击敌人。
  • 【挑着个纸招儿,上写着“讲命谈天,卦金一两”】: 这是李逵的货物,上面写着他卖的占卜服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用和张顺在前往北京城南门的路上的打扮和准备。吴用的装扮体现了他的身份和地位,而张顺则显得更为粗犷豪放。两人的这种形象设定与他们在《水浒传》中的行事风格相符,既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策略,又展现了他们的力量和勇气。此外,这首诗还通过描写北京城的繁华景象,衬托出吴用和张顺此行的目的——智取玉麒麟张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