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李逵听了这话,慌忙还了茶钱,离了小巷,径奔出城,回到营中,来见军师吴学究,报知此事。吴用见说,心中大喜。来对宋先锋说知:“江南方腊造反,朝廷已遣张招讨领兵。”宋江听了道:“我等军马诸将,闲居在此,甚是不宜。不若使人去告知宿太尉,令其于天子前保奏,我等情愿起兵前去征进。”当时会集诸将商议,尽皆欢喜。有诗为证:

屏迹行营思不胜,相携城内看花灯。偶从茶肆传消息,虎噬狼吞事又兴。

次日,宋江换了些衣服,带领燕青,自来说此一事。径入城中,直至太尉府前下马。正值太尉在府,令人传报。太尉闻知,即忙教请进。宋江来到堂上,再拜起居。宿太尉道:“将军何事更衣而来?”宋江禀道:“近因省院出榜,但凡出征官军,非奉呼唤,不敢擅自入城。今日小将私步至此,上告恩相。听的江南方腊造反,占据州郡,擅改年号,侵至润州,早晚渡江,来打扬州。宋江等人马久闲在此,屯扎不宜。某等情愿部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望恩相于天子前题奏则个。”宿太尉听了,大喜道:“将军之言,正合吾意。此乃为国为民之盛事。下官当以一力保奏,有何不可。将军请回。来早宿某具本奏闻天子,必当重用。”宋江辞了太尉,自回营寨,与众弟兄说知。

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东京城献俘 ——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赏析

在《水浒传》这部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中,第一百一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作为其中的重要篇章之一,不仅展现了宋江及其军队的英勇形象,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朝廷腐败无能的局面。通过此回,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从故事情节来看,宋江带领的梁山好汉们本应在后方安心守边,却因为皇帝的不公正待遇被迫起兵。在这一过程中,宋江和李逵听闻张招讨领兵北上的消息后,毅然决然地前去告知宿太尉,希望朝廷能够重视此事,派兵征剿。这一情节充分体现了宋江等人的忠诚与责任感,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愿意抛头颅洒热血。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燕青和李逵的勇敢无畏也令人印象深刻。在秋林渡射雁时,燕青不仅展现出了高超的箭术,更体现了他的仁义之心。而李逵则在面对困境时毫不退缩,他的直爽和豪放更是让人敬佩。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水浒传》更加丰满多彩,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这一章节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当时朝廷腐败,奸臣当权,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而梁山好汉们的出现,则是对这种黑暗统治的一种反抗和挑战。他们虽然只是一群山野草寇,但他们的行为却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第一百一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更是对人性、忠诚、勇气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一章节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