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诗句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译文
徐爱说:“古人说知识与行动是两个概念,这只是为了让人们能明白二者的区别。通过实践,我们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我们指导行动实践。当人们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这一理论时,他们就能明白,知识和行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注释
- “知行做两个”:这是古人的一种观点,强调知识与行动是两个独立的概念,需要分别学习和实践。
- “见个分晓”:“见”在这里意味着理解或认识,“分晓”是指清晰的理解或认识。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能够清楚地理解知识与行动的关系,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理解。
- “一行做知的功夫”:指的是通过实践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 “一行做行的功夫”:指的是通过实践来指导行动。
- “功夫始有下落”:这里的“功夫”指的是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而“下落后”则表示这些过程有了实际的效果和结果。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人对知识与行动关系的理解。他们认为,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观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现代教育中,这一观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也能通过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因此,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当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