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论为学功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诗句释义:
1. 一日,论为学功夫。
- 注释: 一天,讨论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
- 注释: 老师(王阳明)说:“教导别人学习,不能固执一种观点或方法。”
3.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
- 注释: 刚开始学习时,心里像有一只猴子在跳,心思不安定,无法控制。
4. 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 注释: 他的心思大多被“人的欲望”所左右,因此需要先让他静坐,不去胡思乱想。
5. 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
- 注释: 经过一段时间,等他的心稍微平静一些后,只需保持这种静止的状态。
6. 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
- 注释: 如果只是像枯木和死人的灰烬那样毫无作用,必须教会他自我反省和克服。
7. 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 注释: 自我反省和改正的效果是无法间断的,就像清除盗贼一样,必须有彻底清理的意愿。
8. 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
- 注释: 在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要将个人的贪婪、好色、追求物质享受、名利等私欲一一找出并加以消除,务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才不会再次出现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感到快乐。
9. 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
- 注释: 常如猫捉老鼠般,一看见老鼠就立刻捕捉,一旦有念头出现就要立刻制止,坚决地去除它,不允许有任何宽容。不要给他任何机会,也不要留下任何退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下功夫。
10. 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
- 注释: 当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时,自然会有一种轻松自在的时刻来临。虽然表面上说的是“何思何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初学者的事情。
译文:
在一天中,我们讨论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先生告诉我,教导别人学习时,不能固执某种观点或方法。在学习初期,人们的思想往往像猴子一样难以控制,所以需要让他们静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思想开始变得稳定,我们只需要保持这种状态。如果一个人只是像枯树和死灰那样的无所事事,那就毫无意义了。我们必须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省和纠正错误。自我反省和改正的效果是无法间断的,就像清除盗贼一样,必须有彻底清理的意愿。在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要将个人的贪婪、好色、追求物质享受、名利等私欲一一找出并加以消除,这样才不会再次出现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感到快乐。常如猫捉老鼠般,一看见老鼠就立刻捕捉,一旦有念头出现就要立刻制止,坚决地去除它,不允许有任何宽容。不要给他任何机会,也不要留下任何退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下功夫。当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时,自然会有一种轻松自在的时刻来临。虽然表面上说的是“何思何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初学者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王阳明先生的教诲,深刻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他强调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精神。王阳明认为教育人应该避免偏见和片面性,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他还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达到真正理解和认识事物的关键步骤。此外,王阳明提倡的“无欲则刚”的思想也体现了他对人的自然状态的理解和尊重。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怀,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