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临别以此册致道通意,请书数语。荒愦无可言者,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略下转语奉酬,草草殊不详细,两生当亦自能口悉也。

来信云:“日用工夫只是‘立志’,近来于先生诲言时时体验,愈益明白。然于朋友,不能一时相离。若得朋友讲习,则此志才精健阔大,才有生意。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便觉微弱,遇事便会困,亦时会忘。乃今无朋友相讲之日,还只静坐,或看书,或游衍经行,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养此志,颇觉意思和适。然终不如朋友讲聚,精神流动,生意更多也。离群索居之人,当更有何法以处之?”

【原文】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临别以此册致道通意,请书数语。荒愦无可言者,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略下转语奉酬,草草殊不详细,两生当亦自能口悉也。
来信云:“日用工夫只是‘立志’,近来于先生诲言时时体验,愈益明白。然于朋友,不能一时相离。若得朋友讲习,则此志才精健阔大,才有生意。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便觉微弱,遇事便会困,亦时会忘。乃今无朋友相讲之日,还只静坐,或看书,或游衍经行,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养此志,颇觉意思和适。然终不如朋友讲聚,精神流动,生意更多也。离群索居之人,当更有何法以处之?”
【注释】

  1. “吴、曾两生至”,“吴”、“曾”: 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2. “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意思是他们(吴、曾)对周道通的真诚而诚恳。
  3. “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真可谓”: 确实可以说。“笃信好学”: 笃信, 十分相信;好学, 喜爱学习。此处是说周道通真是一个十分相信并且热爱学习的学人。
  4. “忧病中会”:“忧病”: 忧虑疾病。“会”: 相遇、相聚。“病中”:生病之中。
  5. “不能与两生细论”: 不能跟两位朋友(吴、曾)进行详细的交谈。
  6. “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然”: 但是。“两生亦自有志向”: 两位(吴、曾)朋友也有自己的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 那些愿意付出努力的人,每次见到我都会感觉到有所进步。
  7. “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区区”: 在这里。“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 我真心不能没有辜负两位朋友不远千里前来拜访。
  8. “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在两生则”: 对于两位朋友而言。“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 也可以说是没有辜负他们长途跋涉而来的意思。
  9. “临别此书意”:“临别”: 临近分别。“此书意”: 这封信的意思。
  10. “请书数语”: 请求写几句话。“书”: 写信。
  11. “荒愦无可言者,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略下转语奉酬”:“荒愦无可言者”: 我因为病情很乱,没有什么话可以说出来。“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 就根据周道通来信中的几个问题。“略下转语奉酬”: 简略地回答并写下几句话作为回复。
  12. “草草殊不详细”:“草草”: 匆忙的样子。“殊不详细”: 一点也不详细。
  13. “两生当亦自能口悉也”:“两生”: 两位朋友。“自能口悉”: 自然能够清楚地表达清楚。
  14. “来信云”: 来信说。“日用工夫只是‘立志’”:“日用工夫”: 日常的生活功夫。“只是‘立志’”: 只有立志才能达到目的。
  15. “近来于先生诲言时时体验”:“近来”: 最近。“于先生诲言时时体验”: 经常从老师的话语中体会。“诲言”: 教诲的话。
  16. “愈益明白”:“愈益”: 更加。“明白”: 清晰明了。
  17. “然于朋友不能一时相离”:“然”: 但是。“不能一时相离”: 不能长时间在一起。
  18. “若得朋友讲习,则此志才精健阔大”:“若”: 如果。“得朋友讲习”: 得到朋友一起讨论学习。“则此志”(则这个志): 那么这个志向。“才精健阔大”: 才变得精干强健开阔宏大。
  19. “才有生意”:“才有生意”: 才有生机与活力。
  20. “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便觉微弱”:“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 如果三五天没有朋友相互讨论。“便觉微弱”: 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意志不坚定。
  21. “遇事便会困,亦时会忘。”:“遇事便会困”: 碰到事情就会有困难。“亦时会忘”: 也会时常忘记。
  22. “乃今无朋友相讲之日”:“乃今”: 今天。“无朋友相讲之日”: 今天没有朋友一起讨论交流的时候。
  23. “还只静坐”:“还只”: 仅仅限于。“静坐”: 静坐着。
  24. “或看书”:“或”表示选择。“或看书”: 或者读书。
  25. “或游衍经行”:“或”表示选择。“或游衍经行”: 或者散步、游览道路。
  26. “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养此志”:“凡”表示包括所有。“寓目措身”: 观察、思考自己的行为。“悉取以培养此志”: 全部用来培养这个志向。
  27. “颇觉意思和适”:“颇觉”: 感觉上似乎有些…“意思和适”: 心里感到舒畅愉快。
  28. “然终不如朋友讲聚”:“然终不如”: 然而最终还是没有…“讲聚”: 聚在一起讨论问题。
  29. “精神流动,生意更多也。”:“精神流动”: 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生意更多也。”: 生活的意义和追求也会更多了。
  30. “离群索居之人,当更有何法以处之?”:“离群索居”: 离开群体独自生活。“当更有何法以处之?”: 这样的人又该如何去面对呢?
    【译文】
    吴、曾两位来访的朋友们到来,详尽地表达了他们对我的敬爱之情,让我深感欣慰。就像周先生教导的那样,我们每天的努力目标就是立志成为圣贤。但朋友不能常常在身边,如果能和朋友一起学习和讨论,那么这个志向就会变得更加精干、强健、宽广、宏大;如果三五天得不到朋友的相互讲解,就会觉得意志薄弱、遇到事情就会困顿,甚至会经常忘记所学的知识。现在没有了朋友的相互讨论和讲授的日子,只能静坐在家或者阅读书籍,或者在道路上散步游玩,无论做什么都尽量去做,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志向,虽然这样可能不会像朋友们在一起那样精神焕发、活泼灵动,但至少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愉悦。然而终究不如和朋友一起讨论学习来得更好,因为这样可以让精神更加活跃、充实,让生活的意义和追求也会更多一些。对于那些远离人群独自生活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应对呢?
    【赏析】
    本篇书信主要讲述了作者与友人关于求学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的过程和心得体会。其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人生的理解,也反映出他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同时展现了他深厚的友情。文章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情感真挚,让人深受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